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土体结构性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土体抗剪强度弱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残余强度特性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4 边坡的渐进性破坏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残积土地质工程特性及其渐进破坏机理 | 第20-26页 |
2.1 概述 | 第20页 |
2.2 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 第20-23页 |
2.2.1 花岗岩残积土的成因及成分 | 第20-21页 |
2.2.2 花岗岩残积土的界定与分类 | 第21页 |
2.2.3 花岗岩残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第21-22页 |
2.2.4 福建沿海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 第22-23页 |
2.3 残积土边坡的渐进破坏机理 | 第23-26页 |
2.3.1 残积土边坡渐进破坏的内因 | 第23-24页 |
2.3.2 残积土边坡渐进破坏的外因 | 第24-25页 |
2.3.3 残积土边坡渐进破坏的发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残积土的强度弱化效应分析 | 第26-52页 |
3.1 降雨作用下残积土强度弱化的微观结构定性分析 | 第26-34页 |
3.1.1 矿物成分分析 | 第26-28页 |
3.1.2 微观结构分析 | 第28-34页 |
3.2 含水率对残积土强度弱化规律的定量分析 | 第34-46页 |
3.2.1 影响抗剪强度的因素 | 第34-36页 |
3.2.2 不同含水率的残积土直剪试验 | 第36-42页 |
3.2.3 含水率对抗剪强度弱化效应的量化 | 第42-46页 |
3.3 残积土的残余强度特性分析 | 第46-52页 |
3.3.1 环剪试验原理和设备 | 第46-48页 |
3.3.2 环剪试验过程 | 第48-50页 |
3.3.3 环剪试验结果 | 第50-52页 |
第四章 抗剪强度弱化过程的边坡模型箱试验 | 第52-67页 |
4.1 概述 | 第52页 |
4.2 边坡模型设计及试验设备 | 第52-58页 |
4.2.1 边坡模型设计 | 第52-54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54-58页 |
4.2.2.1 人工降雨设备 | 第54-56页 |
4.2.2.2 水分传感器及其布置 | 第56-57页 |
4.2.2.3 数据采集系统 | 第57-58页 |
4.3 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规律 | 第58-65页 |
4.3.1 人工降雨方案 | 第58-59页 |
4.3.2 模型边坡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结果 | 第59-63页 |
4.3.3 模型边坡含水率变化规律 | 第63-65页 |
4.4 抗剪强度对降雨的弱化响应规律 | 第65-67页 |
第五章 基于强度弱化的残积土坡渐进破坏数值模拟 | 第67-75页 |
5.1 软件简介 | 第67页 |
5.2 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第67-71页 |
5.3 基于强度弱化的边坡渐进破坏模拟结果 | 第71-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第85-86页 |
个人简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