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基于旅游生态学的浙江省薛下庄村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2页
        1.3.1 旅游生态学相关研究第13-19页
        1.3.2 乡村景观相关研究第19-22页
    1.4 研究对象的现状概况第22-24页
        1.4.1 薛下庄村的区位交通第22-23页
        1.4.2 薛下庄村的地形地貌第23页
        1.4.3 薛下庄村的生态条件第23-24页
        1.4.4 薛下庄村的地域文化第24页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24-26页
        1.5.1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5.2 研究框架第25-26页
第二章 旅游生态学与乡村景观设计理论解析第26-36页
    2.1 旅游生态学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6页
        2.1.1 旅游生态学第26页
        2.1.2 乡村旅游生态景观第26页
    2.2 旅游生态学的基本属性与研究对象第26-29页
        2.2.1 旅游生态学的学科属性与特性第26-27页
        2.2.2 旅游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第27页
        2.2.3 旅游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第27-29页
    2.3 旅游生态学与乡村景观的关系及引入意义第29-31页
        2.3.1 旅游生态学与乡村景观的关系第29-30页
        2.3.2 旅游生态学引入到乡村景观的意义第30-31页
    2.4 旅游生态学对薛下庄村景观研究的理论指导第31-32页
        2.4.1 生态规划方面第31-32页
        2.4.2 生态景观方面第32页
        2.4.3 生态建设方面第32页
    2.5 旅游生态学下薛下庄村景观构建方法的研究第32-34页
        2.5.1 构建完善景观结构第33页
        2.5.2 维护乡村景观完整第33页
        2.5.3 突出景观廊道建设第33页
        2.5.4 发挥斑块优势作用第33-34页
    2.6 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旅游生态学下的薛下庄村景观系统分析第36-54页
    3.1 薛下庄村旅游生态环境构成现状第36-38页
        3.1.1 自然生态环境第37页
        3.1.2 区位条件环境第37页
        3.1.3 社会文化环境第37-38页
        3.1.4 产业结构环境第38页
    3.2 薛下庄村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演变第38-40页
        3.2.1 作为下薛宅村附属地时期第39页
        3.2.2 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体时期第39页
        3.2.3 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中时期第39-40页
    3.3 薛下庄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第40-50页
        3.3.1 薛下庄村整体旅游环境资源第40-41页
        3.3.2 薛下庄的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第41-49页
        3.3.3 薛下庄旅游生态资源评价第49-50页
    3.4 薛下庄村发展旅游生态景观的问题与机遇第50-51页
        3.4.1 建设现状局限与产品的迷茫第50-51页
        3.4.2 政策扶持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第51页
    3.5 基于旅游生态学的薛下庄景观设计原则第51-52页
        3.5.1 坚持绿色环保与自然第51-52页
        3.5.2 平衡配置与健全功能第52页
        3.5.3 完善系统并保持美观第52页
        3.5.4 竖向把控与连接平面第52页
    3.6 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薛下庄村旅游生态景观设计的实践第54-73页
    4.1 旅游生态学下的薛下庄村景观规划第54-57页
        4.1.1 旅游环境下的定位探索第54-57页
        4.1.2 资源环境下的主题规划第57页
    4.2 薛下庄村旅游生态资源的重组与连续第57-59页
        4.2.1 旅游的社会活性第58-59页
        4.2.2 景观的连续体验第59页
    4.3 薛下庄村旅游生态景观系统的构建第59-64页
        4.3.1 产业空间格局的构造第60-61页
        4.3.2 功能及景观网络搭建第61-63页
        4.3.3 景观生态多样性营造第63-64页
    4.4 薛下庄村旅游生态景观的建设第64-72页
        4.4.1 生态交通构建第65-66页
        4.4.2 生态建筑设施第66-71页
        4.4.3 生态形象建设第71-72页
        4.4.4 生态文化传递第72页
    4.5 小结第72-73页
结论第73-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致谢第78-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饮用水处理工艺对常用抗生素的去除
下一篇:橡胶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