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9-14页 |
一、理论背景 | 第9-11页 |
二、现实背景 | 第11-12页 |
三、研究问题 | 第12-13页 |
四、关键概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第16-1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三、研究结构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1-30页 |
第一节 平台研究 | 第21-23页 |
一、平台与平台企业 | 第21-22页 |
二、平台网络效应与生命周期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平台治理综述与开放度研究 | 第23-27页 |
一、平台治理的定义、对象与策略 | 第23-25页 |
二、开放度研究 | 第25-26页 |
三、平台治理与开放度 | 第26-27页 |
第三节 价值共创理论 | 第27-29页 |
一、价值共创的内涵与演进 | 第27-28页 |
二、平台视角下的价值共创研究 | 第28-29页 |
第四节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30-39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30-33页 |
一、案例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二、扎根理论的编码方法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案例选择与介绍 | 第33-35页 |
一、案例选择 | 第33-34页 |
二、案例企业基本情况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数据收集 | 第35-37页 |
一、二手资料收集 | 第35-36页 |
二、一手资料收集 | 第36-37页 |
第四节 信度与效度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平台企业开放度治理与价值共创的数据编码与分析 | 第39-60页 |
第一节 数据编码 | 第39-53页 |
一、开放性编码 | 第39-42页 |
二、主轴式编码 | 第42-51页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51-52页 |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52-53页 |
第二节 不同阶段开放度治理与价值共创分析 | 第53-60页 |
一、平台初创期的开放度治理与价值共创 | 第53-55页 |
二、平台成长期的开放度治理与价值共创 | 第55-57页 |
三、平台成熟期的开放度治理与价值共创 | 第57-59页 |
四、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0-67页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0-64页 |
第二节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第64-65页 |
一、理论贡献 | 第64-65页 |
二、实践启示 | 第65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5-67页 |
一、现有研究不足 | 第65-66页 |
二、未来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