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户籍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创新视角下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以乌鲁木齐市新兴巷社区为例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7-14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7-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2-14页
        1.3.1 论文研究方法第12页
        1.3.2 论文创新之处第12-14页
2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第14-21页
    2.1 基本概念第14-17页
        2.1.1 人口的定义与基本特征第14-15页
        2.1.2 流动人口的内涵及内容第15-17页
        2.1.3 影响流动人口迁移的要素第17页
    2.2 相关理论第17-21页
        2.2.1 社会融合理论第17-19页
        2.2.2 社会排斥理论第19页
        2.2.3 流动人口社区管理理论第19-21页
3 乌鲁木齐市新兴巷社区流动人口管理背景及特征分析第21-29页
    3.1 新兴巷社区流动人口情况特殊复杂第21-23页
        3.1.1 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社区第21-22页
        3.1.2 房屋布局复杂,人员成份复杂第22-23页
    3.2 流动人口管理是维稳工作的需要第23-29页
        3.2.1 流动人口管理是基层公共管理的难题第23-27页
        3.2.2 维稳工作要求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第27-29页
4 新兴巷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的实践路径第29-34页
    4.1 管理政策及技术手段第29-32页
        4.1.1 落实“3366”工作法和“两证一担保”制度第29-30页
        4.1.2 数字化平台应用第30-32页
    4.2 管理及巡查体系第32-34页
        4.2.1 加强流动人口认同感,做好服务管理工作第32-33页
        4.2.2 全方位布控盯控,加强街面盘查第33-34页
5 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的存在问题及成因剖析第34-37页
    5.1 流动人口管理实践中的存在问题第34-35页
        5.1.1 流动人口复杂多变,难于管理第34-35页
        5.1.2 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低,疲于应付第35页
    5.2 流动人口管理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5-37页
        5.2.1 “重管理、轻服务”思想存在第35-36页
        5.2.2 信息共享缺乏支撑,责任分工不明确第36-37页
6 流动人口管理的政策建议第37-43页
    6.1 加强政策和技术手段支撑第37-40页
        6.1.1 通过“四类管理法”进行网格化管理第37-38页
        6.1.2 落实“限时工作法”,加强数字化平台支撑第38-40页
    6.2 建立培训和管理创新体系第40-43页
        6.2.1 完善沟通渠道,加强双语培训第40-41页
        6.2.2 实行出租房屋“旅店式”管理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后记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菌活性的Schiff-base金属配合物的构建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下一篇:螺旋桨加工中机床几何误差及叶面在线测量加工误差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