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6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三、本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第18-20页 |
一、社区治理 | 第18页 |
二、学生社区 | 第18-19页 |
三、高校学生社区 | 第19页 |
四、高校学生社区治理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一、多元治理理论 | 第20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学生社区治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2-31页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区治理的现状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一、治理模式单一,且目标不明确 | 第23-24页 |
二、治理机构混乱,权力分配不合理 | 第24-25页 |
三、学生组织参与力度不足,学生缺乏自主管理权 | 第25-26页 |
四、高校学生社区治理水平严重滞后 | 第26页 |
第三节 高校学生社区治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26-31页 |
一、学生社区治理与思想教育脱节,尚未实现文化建设目标 | 第26-28页 |
二、治理组织机构职责不明确 | 第28-29页 |
三、未能充分认识学生组织在治理过程中的权利地位 | 第29-30页 |
四、缺乏专业治理水平以致无法满足其需求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国内典型高校学生社区多元治理实践及启示 | 第31-35页 |
第一节 国内典型高等院校社区治理的模式 | 第31-32页 |
一、以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治理模式 | 第31页 |
二、构建学生自治组织的多元治理模式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对我国高校学生社区治理的启示 | 第32-35页 |
一、尊重高校学生发展特点 | 第32页 |
二、遵循学生社区治理主体性原则 | 第32-33页 |
三、有效规避高等院校学生社区治理不足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基于多元治理的高校学生社区治理具体措施 | 第35-44页 |
第一节 明确学生社区治理的多元化 | 第35-37页 |
一、明确学生社区治理的多元目标,丰富学生社区治理内容 | 第35-36页 |
二、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 | 第36-37页 |
第二节 优化学生社区治理组织结构 | 第37-39页 |
一、合理设置学生社区专职管理人员 | 第37-38页 |
二、形成“灵活高效,治理到位”的学生社区用人机制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合理分配治理权力 | 第39-41页 |
一、权力下放,使学生社区获得合理的授权 | 第39-40页 |
二、加强学生组织建设,打造协作型学生社区治理模式 | 第40-41页 |
第四节 提高高校学生社区治理水平 | 第41-44页 |
一、进一步完善治理程序,形成强烈的服务及需求意识 | 第41页 |
二、遵循科学治理原则,规范治理行为 | 第41-42页 |
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学生社区治理水平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高校学生社区治理工作访谈提纲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