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制造工艺论文

TRIP钢无缝管内高压成形中变形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机理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相变诱发塑性钢第11-15页
        1.2.1 TRIP效应第12-13页
        1.2.2 TRIP钢的发展概况第13-14页
        1.2.3 TRIP钢性能特点第14页
        1.2.4 TRIP钢的应用第14-15页
    1.3 内高压成形技术第15-18页
        1.3.1 内高压成形技术原理第15-16页
        1.3.2 内高压成形技术优势第16页
        1.3.3 内高压成形技术应用第16-18页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8-21页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材料与实验方法第21-31页
    2.1 材料第21-22页
    2.2 内高压成形实验第22-26页
        2.2.1 轴压胀形实验第22-24页
        2.2.2 T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实验第24-26页
    2.3 微观组织观察实验第26-30页
        2.3.1 光学显微镜实验第26-29页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实验第29页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实验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TRIP钢无缝管液压胀形实验结果第31-45页
    3.1 TRIP钢无缝管轴压胀形结果第31-32页
    3.2 实验后管材微观组织分析第32-38页
        3.2.1 电子显微镜分析第32-35页
        3.2.2 TEM分析第35-38页
    3.3 TRIP钢轴压胀形中变形行为与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第38-39页
    3.4 胀形实验失效裂纹观察及分析第39-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5页
第4章 内高压成形工艺中应力应变分析第45-53页
    4.1 屈服及内高压成形的屈服准则第45-46页
    4.2 本构模型建立第46-47页
        4.2.1 模型假设第46页
        4.2.2 内高压成形工艺过程本构模型的建立第46-47页
    4.3 内高压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分布第47-51页
        4.3.1 绘制应力状态椭圆第48-49页
        4.3.2 初始充填阶段应力应变分析第49页
        4.3.3 成形阶段应力应变分析第4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TRIP钢T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实验结果第53-61页
    5.1 T型三通管成形结果第53-54页
    5.2 实验后钢管微观组织分析第54-58页
        5.2.1 硝酸酒精腐蚀实验分析第54-55页
        5.2.2 Lepera试剂腐蚀实验分析第55-56页
        5.2.3 热染实验分析第56-58页
    5.3 TRIP钢内高压T成形中变形行为与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第58-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6章 T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数值模拟第61-71页
    6.1 ANSYS LS-DYNA模拟软件概述第61-62页
    6.2 T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2-65页
        6.2.1 T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模具第62页
        6.2.2 建立T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有限元模型第62-64页
        6.2.3 工艺参数影响分析第64-65页
    6.3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65-69页
        6.3.1 模型正确性验证第65-66页
        6.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66-68页
        6.3.3 内高压T成形中TRIP钢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第68-69页
    6.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7.1 结论第71-72页
    7.2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致谢第79-81页
附录第81页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页
    B.获批的发明专利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汽车组合定位研究
下一篇:双级奥氏体化处理对TRIP590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