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智能相机协议概述 | 第13-15页 |
1.3.1 智能相机通信协议 | 第13-14页 |
1.3.2 Gen ICam标准 | 第14-15页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系统平台介绍与软件总体设计 | 第16-26页 |
2.1 智能相机平台与软件开发环境 | 第16-18页 |
2.1.1 智能相机平台 | 第16-17页 |
2.1.2 软件开发环境 | 第17-18页 |
2.2 需求分析 | 第18-19页 |
2.3 软件GUI交互界面的布局 | 第19-22页 |
2.3.1 界面布局 | 第19-21页 |
2.3.2 图像操作 | 第21-22页 |
2.4 数据通信与相机参数配置 | 第22-25页 |
2.4.1 数据通信功能设计 | 第22-24页 |
2.4.2 参数配置功能设计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Gig E Vision协议实现数据通信 | 第26-46页 |
3.1 Gig E Vision协议分析 | 第26-27页 |
3.2 GVCP控制协议分析与实现 | 第27-33页 |
3.2.1 GVCP协议分析 | 第27-29页 |
3.2.2 GVCP控制通道的实现 | 第29-31页 |
3.2.3 可连接相机枚举 | 第31-33页 |
3.3 GVSP数据流协议分析与实现 | 第33-43页 |
3.3.1 GVSP协议分析 | 第33-35页 |
3.3.2 实现流通道数据快速接收 | 第35-39页 |
3.3.3 流通道丢包重传机制的实现 | 第39-42页 |
3.3.4 定时器的实现与使用 | 第42-43页 |
3.4 实现Gig E Vision协议通信模块封装 | 第43-45页 |
3.4.1 通信模块DLL的创建 | 第43-44页 |
3.4.2 通信模块API的使用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于Gen Api相机参数配置 | 第46-62页 |
4.1 Gen Api模块简介 | 第46-47页 |
4.2 Tiny XML2 函数库概述 | 第47-48页 |
4.3 XML设备描述文件的设计与生成 | 第48-55页 |
4.3.1 设备描述文件结构规划 | 第48-49页 |
4.3.2 设备描述文件的参数设计 | 第49页 |
4.3.3 Gen Api节点解析 | 第49-53页 |
4.3.4 生成XML设备描述文件 | 第53-55页 |
4.4 实现设备描述文件的传输 | 第55-59页 |
4.5 解析设备描述文件配置相机参数 | 第59-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功能测试与性能分析 | 第62-71页 |
5.1 搭建测试环境 | 第62-63页 |
5.2 基于Gig E Vision协议的通信功能测试 | 第63-66页 |
5.2.1 通信连接的建立 | 第63页 |
5.2.2 流通道数据传输 | 第63-65页 |
5.2.3 DLL的加载与使用 | 第65-66页 |
5.3 基于Gen Api的参数配置测试 | 第66-68页 |
5.3.1 XML设备描述文件传输 | 第66-68页 |
5.3.2 功能参数配置 | 第68页 |
5.4 性能分析 | 第68-70页 |
5.4.1 CPU使用率 | 第68-69页 |
5.4.2 丢包处理能力 | 第69-70页 |
5.4.3 数据传输能力 | 第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5-76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