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 选题原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 研究框架 | 第15页 |
五. 创新及不足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冷战前双边关系的处理机制 | 第17-31页 |
第一节 常驻外交使馆的出现与演变 | 第17-24页 |
第二节 常驻外交使馆与双边关系 | 第24-28页 |
第三节 双边关系的其他机制 | 第28-31页 |
第二章 冷战结束后双边外交处理新机制出现的背景 | 第31-36页 |
第一节 冷战后外交议题的增多与双边关系的深化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冷战后常驻外交使馆制度及其他机制的缺陷与不足 | 第32-36页 |
第三章 双边外交的新机制:案例1--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 第36-48页 |
第一节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起源与发展 | 第36-38页 |
第二节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形式特征 | 第38-41页 |
第三节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运行特征 | 第41-45页 |
第四节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双边驻在使馆的关系 | 第45-48页 |
第四 双边外交的新机制:案例2--中俄总理定期会晤 | 第48-55页 |
第一节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的发展与演变 | 第48-49页 |
第二节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的形式特征 | 第49-51页 |
第三节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的运作特征 | 第51-53页 |
第四节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与两国驻在使馆的关系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双边外交的新机制与当代双边外交实践 | 第55-61页 |
第一节 双边外交新机制的性质与特征 | 第55-57页 |
第二节 双边外交新机制在双边外交中的意义 | 第57-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