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空气悬架的国内外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1.3 空气悬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4 课题研究应用前景和主要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空气弹簧特性及悬架动力学模型 | 第19-32页 |
2.1 空气悬架系统 | 第19-21页 |
2.1.1 空气悬架的简介 | 第19-21页 |
2.1.2 空气悬架工作原理 | 第21页 |
2.2 空气弹簧特性分析 | 第21-26页 |
2.2.1 空气弹簧刚度特性 | 第22-24页 |
2.2.2 空气弹簧频率特性 | 第24页 |
2.2.3 空气弹簧阻尼特性 | 第24-26页 |
2.3 空气悬架动力学模型 | 第26-27页 |
2.4 路面不平度及其模型分析 | 第27-29页 |
2.5 车辆行驶平顺性分析方法 | 第29-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空气悬架模糊PID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 第32-49页 |
3.1 模糊控制理论基础 | 第32-36页 |
3.1.1 隶属度函数 | 第33-35页 |
3.1.2 模糊规则 | 第35-36页 |
3.2 空气悬架模糊控制器设计以及Matlab中的实现 | 第36-39页 |
3.2.1 确定空气悬架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 | 第36-37页 |
3.2.2 空气悬架系统模糊规则的设计 | 第37-38页 |
3.2.3 模糊控制策略下空气悬架系统在Matlab中的实现 | 第38-39页 |
3.3 空气悬架的模糊PID控制 | 第39-46页 |
3.3.1 PID控制器理论 | 第39-41页 |
3.3.2 空气悬架PID控制器设计 | 第41页 |
3.3.3 空气悬架PID控制器参数整定 | 第41-43页 |
3.3.4 空气悬架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第43-46页 |
3.4 传统PID和模糊PID控制策略的仿真对比分析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改进遗传算法对空气悬架模糊控制器的优化设计 | 第49-60页 |
4.1 遗传算法的理论基础 | 第49-52页 |
4.1.1 遗传算法设计内容 | 第50-51页 |
4.1.2 遗传算法一般步骤 | 第51-52页 |
4.1.3 遗传算法的特点及其缺陷 | 第52页 |
4.2 优化遗传算法对空气悬架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分析 | 第52-55页 |
4.2.1 初始种群的优化 | 第53页 |
4.2.2 区域搜索算法对迭代次数的优化设计 | 第53-54页 |
4.2.3 编码方式及选择概率 | 第54页 |
4.2.4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第54-55页 |
4.2.5 交叉算子及变异算子 | 第55页 |
4.3 优化后空气悬架性能的仿真对比分析 | 第55-59页 |
4.3.1 遗传算法收敛性分析 | 第55-56页 |
4.3.2 优化后的模糊PID与模糊PID对比仿真分析 | 第56-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空气悬架仿真结果分析 | 第60-70页 |
5.1 空气悬架性能参数 | 第60页 |
5.2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60-69页 |
5.2.1 多工况下主被动悬架与空气悬架的仿真对比分析 | 第60-64页 |
5.2.2 多工况下空气悬架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仿真分析 | 第64-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总结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 | 第77-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