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需求响应的热电系统联合经济调度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需求响应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热电系统调度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热电系统经济调度研究基础 | 第16-28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热负荷基础理论 | 第16-19页 |
2.2.1 热负荷计算 | 第16-17页 |
2.2.2 热负荷预测 | 第17-19页 |
2.3 热电联产系统 | 第19-21页 |
2.3.1 供热系统结构 | 第19页 |
2.3.2 热电机组特性 | 第19-21页 |
2.4 热电系统模型 | 第21-23页 |
2.4.1 目标函数 | 第21-22页 |
2.4.2 约束条件 | 第22-23页 |
2.5 负荷优化分配方法 | 第23-27页 |
2.5.1 传统的粒子群算法 | 第23-25页 |
2.5.2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 第25-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热电系统联合经济调度模型 | 第28-43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热网储热特性分析 | 第28-30页 |
3.3 基于热网储热特性的热电系统调度策略 | 第30-32页 |
3.4 基于热网储热特性的热电系统调度模型 | 第32-35页 |
3.4.1 目标函数 | 第32-33页 |
3.4.2 约束条件 | 第33-35页 |
3.5 模型求解和算例分析 | 第35-42页 |
3.5.1 算例数据 | 第35-37页 |
3.5.2 模型求解 | 第37-38页 |
3.5.3 仿真分析 | 第38-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需求侧参与辅助市场备用交易模型 | 第43-55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传统需求响应的类型和原理 | 第43-47页 |
4.2.1 电价型DR模型 | 第43-45页 |
4.2.2 激励型DR模型 | 第45-47页 |
4.3 直接型需求响应 | 第47-48页 |
4.4 直接型需求响应代理商模型 | 第48页 |
4.5 直接型需求响应代理商市场交易模型 | 第48-52页 |
4.5.1 备用服务商交易规则 | 第48-49页 |
4.5.2 备用服务商竞价博弈模型 | 第49-51页 |
4.5.3 模型参数设置 | 第51-52页 |
4.6 直接型需求响应代理商竞价交易结果 | 第52-5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考虑需求响应的热电系统联合经济调度 | 第55-66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需求响应对调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5.2.1 对用电负荷的影响 | 第55-56页 |
5.2.2 对机组备用的影响 | 第56页 |
5.3 考虑需求响应的热电系统经济调度模型 | 第56-59页 |
5.3.1 目标函数 | 第56-57页 |
5.3.2 约束条件 | 第57-59页 |
5.4 算例分析 | 第59-65页 |
5.4.1 算例数据 | 第59-61页 |
5.4.2 模型求解 | 第61-62页 |
5.4.3 仿真分析 | 第62-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