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网络拥塞控制的研究意义 | 第8页 |
·网络拥塞控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8-12页 |
·本论文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2 TCP/IP拥塞控制策略 | 第14-28页 |
·TCP层的拥塞控制机制 | 第14-17页 |
·TCP拥塞控制简介 | 第14-15页 |
·TCP拥塞控制的四个组成阶段 | 第15-16页 |
·TCP拥塞控制的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IP层的拥塞控制机制 | 第17-26页 |
·IP层拥塞控制的意义 | 第17-18页 |
·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 | 第18-20页 |
·AQM算法的性能指标 | 第20-21页 |
·新算法设计流程 | 第21页 |
·RED算法 | 第21-24页 |
·ARED算法 | 第24页 |
·SRED算法 | 第24-25页 |
·BLUE算法 | 第25-26页 |
·AVQ算法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模糊-比例积分算法 | 第28-46页 |
·PID控制算法简介 | 第28-29页 |
·模糊控制算法简介 | 第29-31页 |
·模糊集理论的历史简介 | 第29页 |
·模糊集合的定义 | 第29-30页 |
·基于控制规则库的模糊推理 | 第30-31页 |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第31页 |
·模糊控制器的实现 | 第31-33页 |
·模糊-比例积分算法的设计 | 第33-37页 |
·模糊-比例积分算法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33-34页 |
·模糊算法部分的实现 | 第34-37页 |
·模糊-比例积分算法的仿真对比分析 | 第37-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比例-REM算法 | 第46-56页 |
·REM算法 | 第46-47页 |
·比例算法 | 第47页 |
·比例-REM算法的原理 | 第47-48页 |
·比例-REM算法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48-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5 总结展望 | 第56-58页 |
·总结 | 第56页 |
·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