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参雷达目标、杂波与欺骗干扰模拟系统的研究与实验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雷达目标与干扰仿真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雷达目标与干扰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雷达模拟系统软件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参雷达目标与干扰模拟的基本方法 | 第16-30页 |
·目标回波模型 | 第16-21页 |
·点目标和扩展目标的概念 | 第16-17页 |
·点目标回波信号模型 | 第17-19页 |
·宽带目标回波模型 | 第19-21页 |
·海杂波模型 | 第21-26页 |
·海杂波后向散射系数模型 | 第22-23页 |
·海杂波幅度分布模型 | 第23页 |
·海杂波功率谱模型 | 第23-24页 |
·基于DRFM 技术的杂波信号模拟 | 第24-26页 |
·欺骗干扰模型 | 第26-29页 |
·距离拖引干扰 | 第26-27页 |
·速度拖引干扰 | 第27页 |
·距离假目标干扰 | 第27-28页 |
·移频干扰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相参雷达目标与干扰模拟系统设计 | 第30-41页 |
·系统概述 | 第30-33页 |
·主要功能及性能特点 | 第30-31页 |
·模拟系统总体方案 | 第31-33页 |
·数字射频存储单元设计 | 第33-37页 |
·基于DRFM 的扩展目标模拟硬件设计 | 第33-36页 |
·数字处理单元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 第36-37页 |
·射频处理单元设计 | 第37-40页 |
·系统基准信号处理单元 | 第37-38页 |
·下变频及本振一处理单元 | 第38页 |
·下变频及本振二处理单元 | 第38-39页 |
·射频通道设计 | 第39-40页 |
·射频处理单元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相参雷达目标模拟系统实时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1-66页 |
·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 第41-43页 |
·通信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3-51页 |
·基于RTX 的实时反射内存局域网 | 第44-46页 |
·基于RTX 的USB 总线 | 第46-51页 |
·系统软件接口设计 | 第51-65页 |
·目标散射特性数据库 | 第51-53页 |
·系统参数及功能 | 第53-54页 |
·系统功率校准及检测 | 第54-58页 |
·目标或杂波模拟参数软件设计 | 第58-61页 |
·基于RTX 平台的实时软件设计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系统功能调试 | 第66-79页 |
·模拟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测试 | 第66-73页 |
·工作频率范围及频率精度 | 第66页 |
·带宽及带内平坦度 | 第66-67页 |
·通道杂散及相位噪声 | 第67-69页 |
·功率动态范围及控制精度 | 第69-71页 |
·距离范围及距离延迟精度 | 第71-72页 |
·瞬时测频 | 第72-73页 |
·欺骗干扰模拟测试 | 第73-75页 |
·距离拖引干扰 | 第73-74页 |
·距离假目标干扰 | 第74-75页 |
·移频转发干扰 | 第75页 |
·相参雷达目标模拟系统实时性测试 | 第75-77页 |
·单通道单周期多散射点模拟验证 | 第77页 |
·某型雷达系统测试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