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3-21页 |
第一章 中国生态电影的兴起 | 第21-30页 |
1.1 生态电影的概念厘定 | 第21-23页 |
1.1.1 生态电影概念的“百家学说” | 第21-23页 |
1.1.2 生态电影的概念界定 | 第23页 |
1.2 生态电影的基本特征 | 第23-26页 |
1.2.1 浓郁的生态意识 | 第23-24页 |
1.2.2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克服 | 第24-25页 |
1.2.3 对生死忧患的超越 | 第25-26页 |
1.3 21世纪中国生态电影的基本特征 | 第26-30页 |
1.3.1 商业电影融合下的快速成长 | 第27-28页 |
1.3.2 对精神世界消费化的日渐关注 | 第28页 |
1.3.3 新型技术指导下的艺术再创造 | 第28-30页 |
第二章 21世纪中国生态电影的叙事内容 | 第30-36页 |
2.1 电影叙事的定义 | 第30页 |
2.2 人物形象的独特设置 | 第30-32页 |
2.3 环境设置的拟生态化 | 第32-33页 |
2.4 永恒的叙事主题 | 第33页 |
2.5 镜头语言的深层含义 | 第33-36页 |
2.5.1 长镜头与明显放缓的节奏和时间 | 第34页 |
2.5.2 美的影像与原生自然和工业技术之间的完美融合 | 第34-36页 |
第三章 21世纪中国生态电影的叙事视角 | 第36-42页 |
3.1 叙事视角与叙事视点 | 第36页 |
3.2 作者与电影的叙事视角 | 第36-38页 |
3.3 电影叙事视角的分类 | 第38-41页 |
3.3.1 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 | 第38-39页 |
3.3.2 限知限能的叙事视角 | 第39-41页 |
3.4 叙事视角的流动性 | 第41-42页 |
第四章 21世纪中国生态电影的叙事结构 | 第42-50页 |
4.1 叙事结构与叙事形态 | 第42-46页 |
4.1.1 经典叙事形态 | 第43页 |
4.1.2 现代叙事形态 | 第43-45页 |
4.1.3 后现代叙事形态 | 第45-46页 |
4.2 叙事结构三要素 | 第46页 |
4.3 复线叙事结构下的平行关照 | 第46-47页 |
4.4 21世纪中国生态电影的问题与发展 | 第47-50页 |
4.4.1 21世纪中国生态电影的现状与问题 | 第47-48页 |
4.4.2 21世纪中国生态电影的未来发展之思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