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样地背景 | 第10页 |
1.2 婚配制度 | 第10-12页 |
1.3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及其在婚配制度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1.3.1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技术 | 第12-13页 |
1.3.2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婚配制度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4 黄毛鼠研究概况及其婚配制度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6-18页 |
2.1.1 实验样本 | 第16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16-17页 |
2.1.3 仪器设备 | 第17页 |
2.1.4 微卫星引物 | 第17-1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2.2.1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2.2 基因组总DNA提取与检验 | 第19-20页 |
2.2.3 微卫星DNA片段的PCR扩增 | 第20-21页 |
2.2.4 PCR产物检验 | 第21页 |
2.2.5 扩增产物片段大小的检测 | 第21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21-25页 |
2.3.1 相关参数 | 第21-22页 |
2.3.2 计算方法与原理 | 第22-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9页 |
3.1 样本采集结果 | 第25页 |
3.2 基因组总DNA提取 | 第25-26页 |
3.3 PCR扩增 | 第26-27页 |
3.4 基因分型 | 第27-28页 |
3.5 黄毛鼠群体遗传结构特征分析 | 第28-39页 |
3.5.1 引物可靠性验证 | 第28-30页 |
3.5.2 多重父权分析 | 第30-35页 |
3.5.3 一雄与多雄交配的证据 | 第35-39页 |
4 总结与讨论 | 第39-44页 |
4.1 野外取样和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4.1.1 样品的DNA质量 | 第39页 |
4.1.2 样品间交叉污染 | 第39页 |
4.1.3 样本量问题 | 第39-40页 |
4.1.4 微卫星的局限性 | 第40页 |
4.1.5 PCR优化 | 第40-41页 |
4.2 遗传结构 | 第41-44页 |
4.2.1 遗传多样性 | 第41页 |
4.2.2 多重父权分析 | 第41-42页 |
4.2.3 婚配制度 | 第42-44页 |
5 小结与展望 | 第44-45页 |
5.1 小结 | 第44页 |
5.2 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6页 |
附录 Cervus 3.0软件分析的父子鉴定结果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