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3-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2.1 城市配送概述 | 第16-18页 |
2.1.1 城市配送的含义 | 第16-17页 |
2.1.2 城市配送的分类 | 第17-18页 |
2.2 轨道运输方式 | 第18页 |
2.2.1 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定义 | 第18页 |
2.2.2 各种轨道交通方式特性分析 | 第18页 |
2.3 轨道运输与城市配送 | 第18-23页 |
2.3.1 传统城市配送运输工具分析 | 第19-20页 |
2.3.2 轨道车辆配送相比其它运输方式的优势 | 第20页 |
2.3.3 轨道交通为城市配送带来新的契机 | 第20-21页 |
2.3.4 利用轨道交通完善城市配送的局限性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石家庄利用轨道交通开展城市配送的基础分析 | 第23-34页 |
3.1 石家庄市基本概况 | 第23-25页 |
3.2 石家庄城市配送系统现状 | 第25-27页 |
3.2.1 配送企业现状 | 第25-26页 |
3.2.2 城市配送需求来源 | 第26页 |
3.2.3 物流行业政策 | 第26-27页 |
3.3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情况 | 第27-29页 |
3.4 石家庄利用轨道交通开展城市配送可操作性分析 | 第29-34页 |
3.4.1 轨道交通载客模式分析 | 第29-30页 |
3.4.2 客流低谷期地铁货运的可行方案分析 | 第30-31页 |
3.4.3 非载客时间段地铁货运的可行方案分析 | 第31-32页 |
3.4.4 设备资源的可行性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基于轨道运输方式的石家庄城市配送系统构建 | 第34-56页 |
4.1 基于轨道运输方式的四级城市配送系统 | 第34-38页 |
4.1.1 石家庄市构建基于轨道运输的城市配送系统的原则及目标 | 第34-35页 |
4.1.2 基于轨道运输方式的四级城市配送系统设计 | 第35-38页 |
4.2 城市配送系统一级节点——石家庄物流园区分析 | 第38-39页 |
4.3 城市配送系统二级节点——共同配送中心的选址 | 第39-50页 |
4.3.1 应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共同配送中心选址模型设计 | 第39-42页 |
4.3.2 构建基于轨道运输的共同配送中心选址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44页 |
4.3.3 共同配送中心备选址的确定 | 第44-45页 |
4.3.4 石家庄基于轨道运输的共同配送中心选址 | 第45-50页 |
4.4 城市配送系统三级节点——共同配送站的选择 | 第50-52页 |
4.4.1 共同配送站的选择原则 | 第50-51页 |
4.4.2 基于轨道运输的石家庄城市共同配送站的选择 | 第51-52页 |
4.5 城市配送系统四级节点——末端共同配送点 | 第52-56页 |
4.5.1 末端配送的特点分析 | 第52-53页 |
4.5.2 石家庄末端共同配送点形式 | 第53-56页 |
第五章 石家庄利用轨道运输开展城市配送的保障措施 | 第56-63页 |
5.1 政府指导规划 | 第56-57页 |
5.2 健全系统运营体系 | 第57-60页 |
5.2.1 构建政府指导、企业联盟的运营体系 | 第57页 |
5.2.2 加强配送系统内部两种运输方式的衔接管理 | 第57-59页 |
5.2.3 完善共同配送系统的实施流程 | 第59-60页 |
5.3 完善相关支持系统 | 第60-63页 |
5.3.1 加快信息平台的建设 | 第60-61页 |
5.3.2 加强现代物流人才培养 | 第61页 |
5.3.3 推进物流标准化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页 |
6.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