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28页 |
1 应激、免疫应激和疫苗免疫应激的概述 | 第11-12页 |
2 免疫应激与获得性免疫的分类 | 第12页 |
3 免疫应激的原因及发生机理 | 第12-13页 |
4 免疫应激对动物代谢的影响 | 第13-15页 |
·免疫应激对动物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 第14页 |
·免疫应激对动物脂肪代谢的影响 | 第14-15页 |
·免疫应激对动物糖代谢的影响 | 第15页 |
5 免疫应激对猪的生产性能和免疫的影响 | 第15-16页 |
·对猪的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15-16页 |
·对猪免疫的影响 | 第16页 |
6 猪疫苗免疫应激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 第16-18页 |
·猪疫苗免疫应激的临床案例 | 第17页 |
·猪疫苗免疫应激的临床表现与危害 | 第17页 |
·过敏反应 | 第17页 |
·发热、食欲下降、精神沉郁、生长缓慢 | 第17页 |
·妊娠母猪出现流产和产死胎 | 第17页 |
·诱发疾病或加重疫情 | 第17页 |
·猪免疫应激的防治措施 | 第17-18页 |
·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 | 第17-18页 |
·改善饲养管理模式 | 第18页 |
·严格合理使用疫苗 | 第18页 |
·检测猪场的抗体水平 | 第18页 |
7 动物功能性饲料、免疫增强调节剂的概述 | 第18-22页 |
·动物功能性饲料、免疫增强剂概念 | 第18-19页 |
·动物功能性饲料的主要种类及作用 | 第19-22页 |
·微生态制剂 | 第19页 |
·酶制剂 | 第19-20页 |
·酸化剂 | 第20-21页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 第21-22页 |
·免疫增强调节剂的分类 | 第22页 |
8 猪蓝耳病弱毒苗的现状及疫苗免疫应激的问题 | 第22-27页 |
·猪蓝耳病的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猪蓝耳病疫苗的疫苗免疫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持续感染和保护性免疫 | 第24页 |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 第24-25页 |
·免疫抑制 | 第25页 |
·体液免疫 | 第25页 |
·细胞免疫 | 第25-26页 |
·细胞受体 | 第26页 |
·主动免疫 | 第26-27页 |
·猪蓝耳病免疫应激对养猪业的危害 | 第27页 |
9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1 材料 | 第28-29页 |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页 |
·实验动物 | 第28页 |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试验猪饲养、分组和处理 | 第29页 |
·采样及样品保存 | 第29-30页 |
3 试验指标的测定 | 第30-31页 |
·猪抗体水平检测 | 第30-31页 |
·实验洗涤液的配制 | 第30页 |
·实验样本的稀释 | 第30页 |
·实验的加样反应 | 第30页 |
·实验的加酶反应 | 第30页 |
·实验的显色反应 | 第30页 |
·实验结果的判断 | 第30-31页 |
·猪生产性能的测定 | 第31页 |
·猪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31页 |
·血清SOD活性的测定 | 第31页 |
·血清肌酸激酶(CK)活力的测定 | 第31页 |
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1 猪蓝耳病的抗体检测结果 | 第32页 |
2 猪蓝耳病疫苗免疫应激及奥得曼1号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对体温和食欲影响 | 第32-33页 |
·对日增重影响 | 第33页 |
·对猪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 猪蓝耳病疫苗免疫应激及奥得曼1号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4-36页 |
·血清SOD活性的测定结果 | 第34页 |
·血清肌酸激酶(CK)活力测定结果 | 第34-36页 |
讨论 | 第36-39页 |
1 三种猪蓝耳病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的比较 | 第36-37页 |
2 免疫增强剂对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的影响 | 第37-39页 |
·免疫增强剂对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7页 |
·免疫增强剂对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猪群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7-39页 |
·对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猪群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对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猪群血清中肌酸激酶(CK)的影响 | 第38-39页 |
结论和创新点 | 第39-40页 |
1 结论 | 第39页 |
2 创新点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