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9页 |
1.1 自愈合水凝胶的概述 | 第8-15页 |
1.1.1 胶囊微容器系统 | 第8-10页 |
1.1.2 血管愈合系统 | 第10-11页 |
1.1.3 “本征型”自愈合聚合物 | 第11-13页 |
1.1.4 远程控制自愈合水凝胶的策略 | 第13-15页 |
1.2 纳米材料 | 第15-22页 |
1.2.1 纳米材料的结构与特性 | 第17-18页 |
1.2.2 纳米材料在自愈合材料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2.3二维纳米材料:MoS_2 | 第19-22页 |
1.3 自愈合材料的应用 | 第22-28页 |
1.3.1 运动检测传感器 | 第22-24页 |
1.3.2 超级电容器 | 第24-25页 |
1.3.3 涂层 | 第25-26页 |
1.3.4 可注射生物材料 | 第26-28页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基于温度敏感的MoS_2纳米片-明胶复合自愈合水凝胶 | 第29-42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41页 |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30-31页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1页 |
2.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1-32页 |
2.2.4 GPM自愈合水凝胶的合成 | 第32-36页 |
2.2.5 陈化时间对GPM水凝胶的影响 | 第36-37页 |
2.2.6 GPM水凝胶材料特性 | 第37-38页 |
2.2.7 GPM水凝胶自愈合性能测试 | 第38-4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基于热可逆Diels-Alder反应的MoS_2纳米片-透明质酸复合自愈合水凝胶 | 第42-53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43页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3-44页 |
3.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44-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3.3.1 HPM自愈合水凝胶的合成 | 第45-47页 |
3.3.2 HPM水凝胶的材料特性 | 第47-49页 |
3.3.3 HPM水凝胶的自愈合性能测试 | 第49-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二硫化钼-高分子复合水凝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 第53-63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3-56页 |
4.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53页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53页 |
4.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53-56页 |
4.2 双键化明胶-四臂巯基聚乙烯醇-薄层纳米二硫化钼片水凝胶(GPM水凝胶)实际应用的探索 | 第56-60页 |
4.2.1 不同质量分数的Ce-MoS_2对于GPM水凝胶的电阻影响 | 第56页 |
4.2.2 GPM水凝胶愈合过程中材料电阻的相对变化 | 第56-57页 |
4.2.3 GPM水凝胶作为“光敏电阻” | 第57-58页 |
4.2.4 GPM水凝胶作为“力敏电阻” | 第58-59页 |
4.2.5 GPM水凝胶作为人体运动传感器 | 第59-60页 |
4.3 呋喃化透明质酸-(马来酰亚胺-聚乙二醇-巯基)-二硫化钼复合水凝胶(HPM水凝胶)作为载药递送系统 | 第60-62页 |
4.3.1 HPM水凝胶对体外细胞的毒性 | 第60页 |
4.3.2 HPM水凝胶作为载药递送系统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8-69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9-70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