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1 规范研究法 | 第14页 |
1.5.2 实证研究法 | 第14-15页 |
1.5.3 比较研究法 | 第15页 |
1.6 研究的创新、可能的不足 | 第15-16页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页 |
1.6.2 研究的不足 | 第15-16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股权激励与资本结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股票期权激励及其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1.1 股票期权激励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回顾 | 第17-18页 |
2.2 资本结构及其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资本结构的定义 | 第18-19页 |
2.2.2 资本结构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现状分析 | 第21-27页 |
3.1 股票期权激励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3.1.1 探索阶段 | 第21页 |
3.1.2 发展阶段 | 第21-22页 |
3.2 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 | 第22-26页 |
3.3 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27-30页 |
4.1 股票期权激励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和偏离程度 | 第27-30页 |
4.1.1 股票期权激励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和偏离程度的影响 | 第27页 |
4.1.2 企业性质不同 | 第27-28页 |
4.1.3 负债水平不同 | 第28-30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30-43页 |
5.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30页 |
5.2 模型设计 | 第30-31页 |
5.2.1 股票期权激励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回归模型 | 第30页 |
5.2.2 股票期权激励与资本结构的偏离程度模型 | 第30-31页 |
5.3 样本变量设计 | 第31-33页 |
5.3.1 被解释变量 | 第31页 |
5.3.2 解释变量 | 第31-32页 |
5.3.3 控制变量 | 第32-33页 |
5.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5.5 相关性分析 | 第34-35页 |
5.6 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35-43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建议 | 第43-4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个人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