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 1 返回抑制 | 第12-16页 |
| 1.1 返回抑制的概念 | 第12页 |
| 1.2 返回抑制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 1.3 返回抑制的研究范式 | 第15-16页 |
| 2 返回抑制的相关研究 | 第16-20页 |
| 2.1 返回抑制的机制问题 | 第16-17页 |
| 2.2 与情绪面孔加工相关的返回抑制研究 | 第17-18页 |
| 2.3 二次线索化在返回抑制中的作用 | 第18-20页 |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 第20-22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20-21页 |
| 2 研究假设 | 第21-22页 |
| 第三部分 不同效价面孔分心物对返回抑制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22-60页 |
| 实验一 定位任务中不同效价面孔分心物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 第22-34页 |
| 1 实验目的和研究假设 | 第22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3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24-25页 |
| 4 数据结果 | 第25-32页 |
| 5 讨论 | 第32-34页 |
| 实验二 辨别任务中不同效价面孔分心物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 第34-48页 |
| 1 实验目的和研究假设 | 第34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 3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36-37页 |
| 4 数据结果 | 第37-44页 |
| 5 讨论 | 第44-48页 |
| 实验三 无二次线索化条件下不同效价面孔分心物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 第48-60页 |
| 1 实验目的和研究假设 | 第48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48-50页 |
| 3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50-51页 |
| 4 数据结果 | 第51-57页 |
| 5 讨论 | 第57-60页 |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与结论 | 第60-68页 |
| 1 综合讨论 | 第60-63页 |
| 2 结论 | 第63-64页 |
| 3 创新与展望 | 第64-68页 |
| 3.1 创新 | 第64-65页 |
| 3.2 研究改进意见 | 第65页 |
| 3.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65-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致谢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