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各种电影、电视:按内容分论文--美术片论文

拟人化手法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3页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第9页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三、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一章 动画角色设计风格分类第13-23页
    1.1 写实风格第13-14页
        1.1.1 日本的写实风格第13-14页
        1.1.2 欧美的写实风格第14页
        1.1.3 我国的写实风格第14页
    1.2 夸张风格第14-16页
        1.2.1 日本的夸张风格第14-15页
        1.2.2 欧美的夸张风格第15页
        1.2.3 我国的夸张风格第15-16页
    1.3 拟人风格第16-23页
        1.3.1 日本的拟人风格第16-17页
        1.3.2 欧美的拟人风格第17-19页
        1.3.3 我国的拟人风格第19-23页
第二章 拟人化的作用第23-30页
    2.1 拟人化能提升趣味性第23-25页
        2.1.1 拟人化能在动画角色造型上提升趣味性第23页
        2.1.2 拟人化能在动画角色行为动作上提升趣味性第23-24页
        2.1.3 拟人化能在动画角色情感上提升趣味性第24-25页
    2.2 拟人化能提升创造性第25-28页
        2.2.1 拟人化能在动画角色造型上提升创造性第25-26页
        2.2.2 拟人化能在动画角色行为动作上提升创造性第26-27页
        2.2.3 拟人化能在动画角色情感上提升创造性第27-28页
    2.3 拟人化能提升亲和力第28-30页
        2.3.1 拟人化能在动画角色造型上提升亲和力第28页
        2.3.2 拟人化能在动画角色行为动作上提升亲和力第28-29页
        2.3.3 拟人化能在动画角色情感上提升亲和力第29-30页
第三章 拟人化手法分类第30-39页
    3.1 表情拟人第30-33页
        3.1.1 动物等有五官的动画形象的表情拟人第30-32页
        3.1.2 植物、微生物、静物等没有五官的动画形象的表情拟人第32-33页
    3.2 造型拟人第33-35页
        3.2.1 动物等有四肢的动画形象的造型拟人第33-34页
        3.2.2 植物、微生物、静物等没有四肢的动画形象的造型拟人第34-35页
    3.3 行为拟人第35-37页
        3.3.1 动物等有四肢的动画形象行为拟人第35-36页
        3.3.2 植物、微生物、静物等没有四肢的动画形象的行为拟人第36-37页
    3.4 感情拟人第37-39页
        3.4.1 动物等有思想的动画角色的感情拟人第37-38页
        3.4.2 植物、微生物、静物等没有思想的动画角色的感情拟人第38-39页
第四章 影响拟人化动画角色造型的因素第39-47页
    4.1 动画角色造型拟人化不能违反原型的特点第39页
    4.2 动画角色造型拟人化离不开人的特征第39-40页
    4.3 不同动画类型对动画角色拟人化设计的影响第40-47页
        4.3.1 不同制作方式动画中的动画角色拟人化设计的不同第41-43页
        4.3.2 不同表现形式动画中的动画角色拟人化设计的不同第43-47页
第五章 进行动画角色设计时如何应用拟人化手法第47-56页
    5.1 选择动画角色原型第47-48页
        5.1.1 动画中正面角色原型的选择第47-48页
        5.1.2 动画中负面角色原型的选择第48页
    5.2 撰写动画角色小传第48-49页
        5.2.1 为主角撰写小传第48-49页
        5.2.2 为配角撰写小传第49页
    5.3 观察动画角色原型的特点第49-51页
        5.3.1 观察动物的面部表情第50页
        5.3.2 观察动物的身体结构第50-51页
        5.3.3 观察动物的动作形态第51页
    5.4 加入人的形象、神态、动作、情感第51-54页
        5.4.1 动画角色造型中加入人的形象第51-52页
        5.4.2 动画角色造型中加入人的神态第52-53页
        5.4.3 动画角色造型中加入人的动作第53页
        5.4.4 动画角色设计中加入人的情感第53-54页
    5.5 综合考虑用途和受众第54-56页
        5.5.1 不同用途动画中角色造型的拟人化特征的不同第54页
        5.5.2 面对不同年龄观众的动画中角色造型的拟人化特征的不同第54-56页
第六章 拟人化的发展以及与毕业设计的结合第56-61页
    6.1 拟人化将开拓更多动画题材第56页
    6.2 拟人化将进一步升华动画内涵第56-57页
    6.3 拟人化将提高动画价值第57-59页
        6.3.1 拟人化将提高动画的商业价值第57-58页
        6.3.2 拟人化将提高动画的艺术价值第58-59页
    6.4 与毕业设计的结合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3页
图片来源第63-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寺山修司影像中的实验性
下一篇:长影农村题材获奖故事片叙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