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2、案例分析法 | 第12页 |
3、深度访谈 | 第12-13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一、激励理论与激励机制 | 第15-19页 |
(一)激励理论的内涵及特点 | 第15-16页 |
1、激励理论的概念和内涵 | 第15页 |
2、激励理论的特点 | 第15-16页 |
(二)几种经典激励理论 | 第16-17页 |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16页 |
2、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 第16-17页 |
3、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 | 第17页 |
4、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 第17页 |
(三)激励机制对于团队管理的重要意义 | 第17-19页 |
二、红旗渠的修建 | 第19-23页 |
(一)红旗渠的修建背景 | 第19页 |
(二)红旗渠的修建过程 | 第19-21页 |
1、不可能的时间 | 第20页 |
2、不可能的地点 | 第20页 |
3、不可能的工程 | 第20-21页 |
(三)红旗渠修建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 第21-23页 |
三、红旗渠修建中的激励机制 | 第23-35页 |
(一)精神激励 | 第23-26页 |
1、重视理论学习,加强思想教育 | 第23-24页 |
2、共建愿景、凝聚人心 | 第24-26页 |
(二)领导示范 | 第26-29页 |
1、与群众同吃 | 第26-27页 |
2、与群众同住 | 第27页 |
3、与群众同劳动 | 第27-29页 |
(三)榜样激励 | 第29-32页 |
(四)评价激励 | 第32-34页 |
1、荣誉激励 | 第32-33页 |
2、压力驱动 | 第33-34页 |
(五)物质激励 | 第34-35页 |
1、在县委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 | 第34页 |
2、民工实行定额包工,多劳多得 | 第34-35页 |
四、红旗渠修建中激励机制的现实意义 | 第35-41页 |
(一)巧用精神激励——坚定信仰、凝聚人心 | 第35-36页 |
(二)运用物质激励——让群众看见最实在的东西 | 第36-37页 |
(三)善用榜样激励——树立标杆,见贤思齐 | 第37页 |
(四)妙用关爱激励——彰显人文关怀 | 第37-39页 |
(五)把握分寸——做到精准激励 | 第39-40页 |
(六)注重创新——让激励机制与时俱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与相关研究学习人员交流笔记 | 第44-59页 |
附录一 :与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交谈手记 | 第44-53页 |
附录二 :与马有金县长通讯员李秋山交谈手记 | 第53-57页 |
附录三 :与红旗渠特等劳模张买江交谈手记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