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绪论 | 第22-2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22-23页 |
二、问题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24-25页 |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与篇章结构 | 第25-28页 |
第一章 道德批判到历史批判:批判视野的转变 | 第28-38页 |
一、道德批判——人的类本质决定人的生存方式 | 第28-32页 |
(一)来自犹太人和赫斯的影响 | 第28-30页 |
(二)人的交往关系的货币化 | 第30-31页 |
(三)人的类本质的货币化 | 第31-32页 |
二、历史批判——生产方式决定人的生存方式 | 第32-38页 |
(一)新视野的确立 | 第32-33页 |
(二)人的生存方式的历史性 | 第33-35页 |
(三)社会关系货币化的初步阐释 | 第35-38页 |
第二章 现代人货币化生存方式历史批判的具体“场所”和“靶心” | 第38-54页 |
一、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代人的生活“场所” | 第38-41页 |
(一)商品表现为现代人存在的“元素形式” | 第38-40页 |
(二)劳动二重性规定人的生存方式二重性 | 第40-41页 |
二、现代资本生产方式:历史批判的“靶心” | 第41-49页 |
(一)货币形式的胚胎:现代资本生产方式的历史根源 | 第42-44页 |
(二)货币拜物教:现代资本生产方式的“迷雾” | 第44-46页 |
(三)作为资本的货币:现代资本生产方式的实质 | 第46-49页 |
三、抽象统治与全面发展:现代人货币化生存方式的历史作用 | 第49-54页 |
(一)货币化生存方式对人的抽象统治 | 第49-51页 |
(二)货币化生存方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51-54页 |
第三章 《资本论》中的货币观及其对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实践的启示 | 第54-64页 |
一、《资本论》中货币观的核心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 第54-55页 |
二、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与中国人货币化生存方式的关系 | 第55-60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必要性 | 第55-57页 |
(二)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必然导致中国人货币化生存方式 | 第57-58页 |
(三)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及中国人货币化生存方式的双重作用 | 第58-60页 |
三、《资本论》中的货币观对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实践的方法论启示 | 第60-64页 |
(一)充分利用资本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 | 第60-61页 |
(二)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向 | 第61-62页 |
(三)坚持历史观的评价尺度 | 第62-6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