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医案、医话(临床经验)论文

《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时期脾胃学说的影响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前言第13-15页
上篇《伤寒论》中的脾胃学术思想第15-32页
    1 明确脾胃相关病因病机第15-21页
        1.1 里热炽盛,甚则入血第15-16页
        1.2 阴虚内热,心中懊恼第16页
        1.3 阳虚里寒,胃失温煦第16-18页
        1.4 水湿不运,气机阻遏第18-19页
        1.5 气机升降不利第19-21页
    2 详细阐述脾胃诸病证第21-25页
        2.1 三承气汤证第21-22页
        2.2 白虎汤证第22页
        2.3 中焦虚寒证第22-23页
        2.4 水湿不运诸证第23-24页
        2.5 诸痞证第24页
        2.6 结胸证第24页
        2.7 其他见证第24-25页
    3 强调脾胃在预防调护中的重要性第25-26页
    4 演变预后更须重视脾胃第26-28页
    5 治法方药开治疗脾胃病证之先河第28-32页
        5.1 桂枝汤类方第28-29页
        5.2 承气汤类方第29页
        5.3 陷胸汤类方第29页
        5.4 白虎汤类方第29-30页
        5.5 栀子豉汤类方第30页
        5.6 泻心汤类方第30页
        5.7 柴胡汤类方第30-31页
        5.8 四逆汤类方第31-32页
下篇《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时期脾胃学说的影响第32-50页
    1 《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时期各医家脾胃学说形成的影响第32-40页
        1.1 强调脾胃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脾胃为后天之本第32-33页
        1.2 脾肾相关、脾肾互赞的理论第33-35页
        1.3 脾胃分治理论的完善及脾阴胃阴理论的明确提出第35-37页
            1.3.1 脾胃分治理论的完善和确立第35-36页
            1.3.2 脾阴理论的确立第36页
            1.3.3 胃阴理论的确立与发展第36-37页
        1.4 脾胃湿热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第37页
        1.5 治疗过程中顾护脾胃、存胃阴第37-40页
            1.5.1 顾护脾胃思想第37-40页
            1.5.2 存胃阴思想第40页
    2 《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时期温补派、温病派脾胃学说的影响第40-42页
        2.1 《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时期温补派脾胃学说的影响第41页
        2.2 《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时期温病学派脾胃学说的影响第41-42页
    3 《伤寒论》治疗脾胃病成方对明清时期医家方药运用的影响第42-50页
        3.1 桂枝汤类方第42-43页
        3.2 承气汤类方第43-44页
        3.3 陷胸汤类方第44-45页
        3.4 白虎汤类方第45-46页
        3.5 栀子豉汤类方第46-47页
        3.6 泻心汤类方第47-48页
        3.7 对其他成方的继承与发展第48-50页
结语第50-52页
附录 文献综述第52-60页
    1 对《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的研究第52-54页
        1.1 对《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的整理第52-53页
            1.1.1 明确了脾胃相关的病因病机第52页
            1.1.2 详细阐述了脾胃诸病证第52-53页
            1.1.3 强调脾胃在预防调护中的作用第53页
            1.1.4 在疾病的演变预后中,尤其重视脾胃第53页
            1.1.5 治法方药更是开创治疗脾胃疾病之先河第53页
        1.2 当代文献对仲景《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的认识第53-54页
    2 对明清脾胃学说研究第54-56页
        2.1 明清脾胃学说的主要特点第54页
            2.1.1 温补学派的脾胃学说特点第54页
            2.1.2 温病学派的脾胃学说特点第54页
            2.1.3 其他医家脾胃学说特点第54页
        2.2 当代文献对明清脾胃学说的研究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越南医籍《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的研究
下一篇:恶性肿瘤相关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