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涪陵大安寨页岩气“甜点”地球物理预测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8页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页岩气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20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1.5 研究成果及其创新点 | 第24-2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28-40页 |
2.1 地理、构造位置 | 第28-29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第29-31页 |
2.3 区域沉积特征 | 第31-36页 |
2.4 地层特征 | 第36-37页 |
2.5 研究区页岩气勘探程度 | 第37-40页 |
第三章 页岩气及其“甜点”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 第40-54页 |
3.1 页岩气层成藏主控因素 | 第40-41页 |
3.2 页岩气层岩电特征 | 第41-44页 |
3.3 页岩气层物性特征 | 第44-47页 |
3.4 页岩气层地球化学特征 | 第47-50页 |
3.5 页岩脆性特征 | 第50-54页 |
第四章 页岩气层地层评价技术 | 第54-85页 |
4.1 页岩油气地学评价内容 | 第54-57页 |
4.2 页岩气层测井评价方法 | 第57-58页 |
4.3 页岩层多矿物处理与分析 | 第58-63页 |
4.4 页岩气层的测井数据分析 | 第63-66页 |
4.5 TOC与含油气性 | 第66-68页 |
4.6 脆性分析 | 第68-69页 |
4.7 岩石力学分析 | 第69-72页 |
4.8 页岩软孔隙度建模技术 | 第72-74页 |
4.9 横波速度预测 | 第74-77页 |
4.10 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技术 | 第77-85页 |
第五章 涪陵大安寨页岩气“甜点”地震预测 | 第85-115页 |
5.1 大二亚段页岩分布及厚度预测 | 第85-92页 |
5.2 大二亚段上段页岩裂缝预测 | 第92-96页 |
5.3 大二亚段上段页岩脆性反演 | 第96-111页 |
5.4 页岩气“甜点”分布预测 | 第111-11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15-118页 |
6.1 结论 | 第115-117页 |
6.2 下一步研究建议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5页 |
附录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