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刑事证人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刑事证人制度产生的背景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变革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近代刑事证人制度和理论的引进 | 第11-12页 |
第三节 德日刑事证人制度的影响 | 第12-14页 |
第四节 民国初期刑事诉讼法典的出台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刑事证人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16-31页 |
第一节 证人的概念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证人能力与证言的证明力 | 第17-20页 |
第三节 证人的权利 | 第20页 |
第四节 证人的义务与证人的制裁 | 第20-27页 |
第五节 证人的传唤与证人的具结 | 第27-29页 |
第六节 证人的询问与证人的舍弃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刑事证人制度的优点和缺陷 | 第31-37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刑事证人制度的优点 | 第31-34页 |
一、制度精密,逻辑严谨 | 第31-32页 |
二、注重法律和人情相统一 | 第32-33页 |
三、证人处罚体系完善 | 第33-34页 |
四、证人权利保护机制健全 | 第34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刑事证人制度的缺陷 | 第34-37页 |
一、自由心证原则滥用 | 第34-35页 |
二、受行政权力的强势干预 | 第35-36页 |
三、忽视国情,全面移植德日证人制度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刑事证人制度的借鉴 | 第37-43页 |
第一节 完善证人义务的规定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完善证人拒证制度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完善证人处罚体系 | 第39-41页 |
第四节 健全证人权利保护机制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