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19页 |
1.1 木兰属植物致濒机制研究 | 第10-11页 |
1.2 遗传多样性概述 | 第11页 |
1.3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关系研究方法 | 第11-16页 |
1.3.1 形态学标记 | 第11-12页 |
1.3.2 细胞学标记 | 第12-13页 |
1.3.3 生物化学标记 | 第13页 |
1.3.4 分子标记 | 第13-16页 |
1.4 景宁木兰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4.1 景宁木兰生物学特性 | 第16页 |
1.4.2 景宁木兰繁育系统研究 | 第16-17页 |
1.4.3 景宁木兰繁殖保育技术研究 | 第17-19页 |
2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3 景宁木兰SSR引物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0-33页 |
3.1 材料 | 第20页 |
3.1.1 居群划分 | 第20页 |
3.1.2 样品采集 | 第20页 |
3.2 方法 | 第20-24页 |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0-21页 |
3.2.2 基因组DNA的检测 | 第21页 |
3.2.2.1 核酸蛋白分析仪检测 | 第21页 |
3.2.2.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21页 |
3.2.3 SSR-PCR体系的建立 | 第21-22页 |
3.2.4 SSR-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22-24页 |
3.2.5 SSR-PCR数据分析 | 第2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1页 |
3.3.1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第24页 |
3.3.2 转录组SSR位点的分布特征 | 第24-25页 |
3.3.3 SSR位点的频率特征和重复类型 | 第25-26页 |
3.3.4 景宁木兰SSR引物的有效性验证 | 第26-27页 |
3.3.5 景宁木兰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7-28页 |
3.3.6 景宁木兰居群遗传分化 | 第28-29页 |
3.3.7 景宁木兰居群遗传结构 | 第29-31页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31-33页 |
4 基于景宁木兰SSR引物的玉兰亚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 | 第33-42页 |
4.1 样品采集 | 第33页 |
4.2 方法 | 第33-35页 |
4.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3-35页 |
4.2.2 基因组DNA的检测 | 第35页 |
4.2.3 SSR引物筛选 | 第35页 |
4.2.4 SSR-PCR体系的建立 | 第35页 |
4.2.5 SSR-PCR数据分析 | 第3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4.3.1 引物筛选与有效性分析 | 第35-36页 |
4.3.2 遗传多样性和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4.3.3 亲缘关系分析 | 第37-40页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2-44页 |
5.1 总结 | 第42页 |
5.2 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附录 | 第51-60页 |
景宁木兰 | 第51-52页 |
EST-SS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 | 第52-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