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乡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1 乡村景观建设中乡土特色的缺失第9页
        1.1.2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研究趋势第14-15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3.1 研究的目的第15页
        1.3.2 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第16页
        1.4.1 梳理和总结相关理论成果第16页
        1.4.2 乡土元素的调查分析第16页
        1.4.3 提出乡土元素的应用策略第16页
        1.4.4 实践案例检验第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1 文献分析法第16页
        1.5.2 实地调查第16页
        1.5.3 分析讨论第16-17页
        1.5.4 归纳总结第17页
    1.6 研究框架第17-18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第18-24页
    2.1 乡土及相关概念第18-20页
        2.1.1 乡土第18页
        2.1.2 乡土景观第18-19页
        2.1.3 乡土元素第19-20页
    2.2 乡村景观的相关概念解析第20-22页
        2.2.1 乡村景观的解读第20-21页
        2.2.2 国内乡村景观营问题第21-22页
    2.3 相关理论基础第22-23页
        2.3.1 乡村意象和环境意象第22页
        2.3.2 景观美学原理第22-23页
        2.3.3 环境行为心理学第23页
        2.3.4 景观生态学第23页
    2.4 小结第23-24页
3 乡土元素的类型及特点第24-33页
    3.1 乡土元素的类型第24-28页
        3.1.1 乡土自然元素第24-26页
        3.1.2 乡土文化元素第26-28页
    3.2 乡土元素的特点第28-30页
        3.2.1 地域文化差异性第28-29页
        3.2.2 符号性第29页
        3.2.3 历史延承性第29-30页
        3.2.4 美学特性第30页
        3.2.5 特殊的情感性第30页
    3.3 乡土元素与乡村景观的关系第30-31页
        3.3.1 乡村文脉延续的方式第30-31页
        3.3.2 乡村生态环境的保障第31页
        3.3.3 乡村景观设计的艺术源泉第31页
    3.4 小结第31-33页
4 杭州乡村景观中乡土元素的调查分析第33-54页
    4.1 杭州乡村景观建设概况第33-34页
    4.2 调查点的确定第34页
    4.3 调查方法第34页
    4.4 调查案例与分析第34-49页
        4.4.1 龙门古村第34-38页
        4.4.2 荻浦村第38-40页
        4.4.3 梅家坞茶文化村第40-43页
        4.4.4 外桐坞村第43-45页
        4.4.5 指南村第45-47页
        4.4.6 蒋家村第47-49页
    4.5 调查总结第49-52页
    4.6 小结第52-54页
5 乡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策略第54-72页
    5.1 乡土元素的应用理念第54-56页
        5.1.1 保护第54-55页
        5.1.2 再现第55页
        5.1.3 活化第55-56页
    5.2 乡土元素的应用场所分析第56-63页
        5.2.1 乡土元素在村落格局的应用第56-59页
        5.2.2 乡土元素在乡村公共空间的应用第59-62页
        5.2.3 乡土元素在乡村庭院空间的应用第62-63页
    5.3 乡土自然元素的应用手法第63-68页
        5.3.1 组合材料,体现乡土心意第63-65页
        5.3.2 引借乡土风貌,融入原生环境第65-66页
        5.3.3 提取乡土色彩,体现场地文脉第66-67页
        5.3.4 结合植物文化,提炼村花、村树第67-68页
    5.4 乡土文化元素的应用手法第68-70页
        5.4.1 挖掘乡土文化,形成乡土符号第68页
        5.4.2 简化和抽象乡土符号第68-70页
        5.4.3 运用景观载体表达乡土文化第70页
    5.5 小结第70-72页
6 案例实践—龙坞茶镇叶埠村乡土景观营造第72-92页
    6.1 项目背景第72-75页
        6.1.1 区位概况第72页
        6.1.2 景观格局第72-75页
        6.1.3 产业发展第75页
    6.2 现状分析第75-76页
    6.3 乡土景观规划第76-81页
        6.3.1 规划思路第76-77页
        6.3.2 规划策略第77-78页
        6.3.3 规划布局第78-81页
    6.4 乡土元素在叶埠桥景营造中的具体应用第81-91页
        6.4.1 村落格局与乡土风貌的呼应第81-82页
        6.4.2 乡土元素在村落界面的应用第82-83页
        6.4.3 乡土元素在公共空间的应用第83-87页
        6.4.4 庭院景观营造第87-88页
        6.4.5 专项设计第88-91页
    6.5 本章小结第91-92页
7 结论与展望第92-95页
    7.1 结论第92页
    7.2 展望第92-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图表目录第99-103页
个人简历第103-104页
导师简历第104-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地热采暖系统的地板可拆卸连接结构的研究
下一篇:汴京八景文化审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