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研究特色 | 第17-19页 |
第2章 东宁市龙江丝路带建设和东宁海关发展现状分析 | 第19-29页 |
2.1 东宁市龙江丝路带建设现状分析 | 第19-22页 |
2.1.1 东宁市基本介绍 | 第19页 |
2.1.2 东宁市龙江丝路带建设情况 | 第19-22页 |
2.2 东宁海关概况 | 第22-26页 |
2.2.1 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 | 第22-24页 |
2.2.2 历史发展情况 | 第24-26页 |
2.3 东宁海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6-28页 |
2.3.1 改革发展理念方面 | 第26-27页 |
2.3.2 业务制度建设方面 | 第27页 |
2.3.3 队伍管理建设方面 | 第27页 |
2.3.4 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东宁海关发展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29-36页 |
3.1 东宁海关发展外部环境PEST分析 | 第29-31页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第29页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29-30页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第30-31页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31页 |
3.2 东宁海关发展内部环境SWOT分析 | 第31-35页 |
3.2.1 外部机会分析 | 第31-32页 |
3.2.2 外部威胁分析 | 第32-33页 |
3.2.3 内部优势分析 | 第33页 |
3.2.4 内部劣势分析 | 第33-34页 |
3.2.5 东宁海关发展战略SWOT矩阵 | 第34-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龙江丝路带建设下东宁海关发展战略制定与路径选择 | 第36-45页 |
4.1 东宁海关发展战略要素 | 第36-40页 |
4.1.1 指导思想 | 第36页 |
4.1.2 基本原则 | 第36-37页 |
4.1.3 发展愿景 | 第37页 |
4.1.4 战略目标 | 第37-40页 |
4.2 东宁海关发展战略方案 | 第40-42页 |
4.2.1 政治治关战略 | 第40页 |
4.2.2 创新治关战略 | 第40-41页 |
4.2.3 文化治关战略 | 第41页 |
4.2.4 科技治关战略 | 第41-42页 |
4.3 东宁海关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 第42-44页 |
4.3.1 口岸监管模式一体化 | 第42页 |
4.3.2 行政执法模式规范化 | 第42-43页 |
4.3.3 风险防控模式立体化 | 第43-44页 |
4.3.4 服务保障模式科学化 | 第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促进东宁海关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45-52页 |
5.1 重视海关队伍建设的管理创新 | 第45-48页 |
5.1.1 完善队伍垂直管理机制 | 第45页 |
5.1.2 建设学习型海关组织 | 第45-46页 |
5.1.3 推动和谐边关文化建设 | 第46-48页 |
5.2 推进海关科技应用的效能提升 | 第48-49页 |
5.3 提升海关合作的内外互联水平 | 第49-51页 |
5.3.1 增强海关内部合作的协调性 | 第49页 |
5.3.2 促进海关外部合作的协同性 | 第49-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