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居住适宜性有关研究 | 第11-14页 |
| ·居住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城市的发展与居住问题的研究 | 第12-14页 |
| ·居住环境适宜性的内涵 | 第14页 |
| ·相关概念研究 | 第14-16页 |
| ·人居环境的概念与要素 | 第14-15页 |
| ·城市人居环境的概念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8-19页 |
| 3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权重的确定 | 第19-25页 |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9-20页 |
| ·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19页 |
| ·指标体系 | 第19-20页 |
| ·权重的确定 | 第20-25页 |
| ·方法概述 | 第20-21页 |
| ·计算过程 | 第21-25页 |
| 4 基于生态因子的辽宁省人居环境居住适宜性综合指数分析 | 第25-31页 |
| ·数据标准化 | 第25页 |
| ·综合指数法 | 第25-26页 |
| ·计算结果 | 第26-31页 |
| ·辽宁省人居环境居住适宜性综合指数 | 第26-27页 |
| ·辽宁省各城市人居环境居住适宜性综合指数分析 | 第27-31页 |
| 5 人居环境综合居住适宜性及相关因子分析 | 第31-35页 |
| ·辽宁省人居环境居住适宜性评价 | 第31-32页 |
| ·居住适宜性及相关因子评价 | 第32-35页 |
| ·人居环境居住适宜性Ⅰ级区的适宜性因子分析 | 第33页 |
| ·人居环境居住适宜性Ⅱ、Ⅲ级区的限制性和适宜性因子分析 | 第33-34页 |
| ·人居环境居住适宜性Ⅳ级区的限制性因子分析 | 第34-35页 |
| 6 基于生态因子的辽宁省人居环境居住差异性分析 | 第35-39页 |
| ·锡尔指数法 | 第35-36页 |
| ·辽宁省人居环境居住差异性分析 | 第36-39页 |
| 7 对策研究 | 第39-41页 |
| ·加强城市人居环境居住适宜性理论建设 | 第39页 |
| ·推进技术改革与创新 | 第39页 |
| ·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们居住环境保护意识 | 第39页 |
| ·构建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发展生态产业 | 第39-40页 |
| ·加强建设政府宏观控制能力 | 第40-41页 |
| 8 创新与不足 | 第41-42页 |
| ·创新点 | 第41页 |
| ·不足之处 | 第41-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