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14-18页 |
第一章 通络醒脑泡腾片原药材质控指标限度的研究 | 第18-24页 |
1.1 川芎药材挥发油含量指标 | 第18-19页 |
1.1.1 川芎挥发油含量测定 | 第18-19页 |
1.2 黄芩药材总黄酮含量指标 | 第19-24页 |
1.2.1 总黄酮含量测定 | 第19-24页 |
第二章 影响质控指标的关键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24-46页 |
2.1 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24-34页 |
2.1.1 川芎挥发油提取 | 第24-28页 |
2.1.2 当归挥发油提取 | 第28-31页 |
2.1.3 提取挥发油后的川芎、当归药材与黄芩的提取 | 第31-34页 |
2.2 挥发油稳定性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34-46页 |
2.2.1 川芎挥发油包合 | 第34-42页 |
2.2.2 当归挥发油包合 | 第42-46页 |
第三章 通络醒脑泡腾片关键质控指标及方法的研究 | 第46-70页 |
3.1 提取物质控指标的选择与测定方法研究 | 第46-66页 |
3.1.1 川芎挥发油的质量控制 | 第46-53页 |
3.1.2 当归挥发油的质量控制 | 第53-59页 |
3.1.3 川芎、当归药渣及黄芩药材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 第59-66页 |
3.2 挥发油包合物质控指标选择与测定方法研究 | 第66-69页 |
3.2.1 川芎挥发油包合物的质量控制 | 第66-68页 |
3.2.2 当归挥发油包合物的质量控制 | 第68-69页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69-70页 |
第四章 通络醒脑泡腾片质控标准的研究 | 第70-86页 |
4.1 通络醒脑泡腾片通用标准的研究 | 第70-71页 |
4.1.1 材料与仪器 | 第70页 |
4.1.2 方法与结果 | 第70-71页 |
4.1.3 结论与讨论 | 第71页 |
4.2 通络醒脑泡腾片关键质控指标及方法的研究 | 第71-83页 |
4.2.1 归属性指标的鉴别 | 第71-73页 |
4.2.2 主要药效成分含量测定 | 第73-83页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83-86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86-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附件 | 第92-102页 |
1.《川芎挥发油质量标准》起草草案 | 第92-93页 |
2.《当归挥发油质量标准》起草草案 | 第93-94页 |
3.《黄芩及提取挥发油后的川芎当归药材提取物质量标准》起草草案 | 第94-96页 |
4.《川芎挥发油包合物质量标准》起草草案 | 第96-97页 |
5.《当归挥发油包合物质量标准》起草草案 | 第97页 |
6.《通络醒脑泡腾片质量标准》起草草案 | 第97-102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114页 |
1 川芎、当归、黄芩三味药化学成分研究概述 | 第102页 |
2 川芎、当归、黄芩三味药抗老年痴呆研究概述 | 第102-104页 |
3 中成药质控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进展 | 第104-108页 |
3.1 固相萃取技术在中成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第104-105页 |
3.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成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第105页 |
3.3 “谱效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 第105-107页 |
3.4 中成药其他质控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进展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