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6页 |
1.2 国内外对BT项目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 研究内容、意义与方法 | 第20-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3 论文技术路线图 | 第21-23页 |
1.3.4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1.3.5 主要创新点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二章 BT项目招标前决策内容研究 | 第25-37页 |
2.1 BT项目招标前决策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 第25-29页 |
2.1.1 各种技术设计资料齐全 | 第25-26页 |
2.1.2 具备良好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 | 第26-28页 |
2.1.3 具备良好的监理制度 | 第28页 |
2.1.4 具有一批综合能力强的企业作为备选 | 第28页 |
2.1.5 项目本身应具备吸引力 | 第28-29页 |
2.2 BT项目模式运作类型选择 | 第29-32页 |
2.2.1 施工同体型BT运行模式 | 第29-30页 |
2.2.2 直接施工型BT运行模式 | 第30-31页 |
2.2.3 施工二次招标型 | 第31-32页 |
2.3 BT项目招标前的决策工作内容 | 第32-35页 |
2.3.1 制定项目实施总体计划 | 第32-33页 |
2.3.2 招标阶段和合同标段划分 | 第33页 |
2.3.3 选择适宜的合同方式 | 第33-35页 |
2.4 BT项目招标前决策工作的几点注意事项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基础设施BT项目评标体系优化 | 第37-54页 |
3.1 现行常用基础设施BT项目评标办法分析 | 第37-40页 |
3.1.1 常用基础设施BT项目办法比较 | 第37-39页 |
3.1.2 常用基础设施BT项目办法不足分析 | 第39-40页 |
3.2 基于AHP法建立BT模式项目的评标指标体系 | 第40-47页 |
3.2.1 确立评标指标体系的评价目标 | 第40页 |
3.2.2 围绕评价目标建立准则层 | 第40-41页 |
3.2.3 二层指标层细化分解 | 第41-42页 |
3.2.4 BT项目评标指标的定量化分析 | 第42-47页 |
3.3 基于熵权综合赋权模糊物元分析法对评标指标体系评价 | 第47-52页 |
3.3.1 建立复合模糊物元矩阵 | 第47-48页 |
3.3.2 隶属度的计算 | 第48-49页 |
3.3.3 构造标准(理想)模糊物元矩阵 | 第49-50页 |
3.3.4 综合权重的确定 | 第50-51页 |
3.3.5 海明贴近度和综合评价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工程案例研究 | 第54-70页 |
4.1 工程背景介绍 | 第54-58页 |
4.1.1 工程范围 | 第54-55页 |
4.1.2 工程意义 | 第55-57页 |
4.1.3 工程相关要求 | 第57页 |
4.1.4 参加投标单位情况 | 第57-58页 |
4.2 详细评审过程 | 第58-69页 |
4.2.1 评价指标定量化分析 | 第58-62页 |
4.2.2 构建复合模糊物元矩阵R | 第62-64页 |
4.2.3 构建标准(理想)模糊物元矩阵~ROn | 第64-65页 |
4.2.4 综合权重的确定 | 第65-69页 |
4.2.5 海明贴进度和综合评价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5.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A:问卷调查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