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油和原油混合油镍钒特性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原油 | 第12-17页 |
1.1.1 原油的形成 | 第12-13页 |
1.1.2 原油组分对其性质的影响 | 第13-16页 |
1.1.3 原油加工 | 第16-17页 |
1.1.4 原油中镍钒的“化学指纹”特征 | 第17页 |
1.2 燃料油 | 第17-18页 |
1.3 石油污染 | 第18-20页 |
1.3.1 石油的毒性 | 第18-19页 |
1.3.2 石油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 第19-20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2章 混油的镍钒检测 | 第21-3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1 原油样品 | 第21页 |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27页 |
2.2.1 原油及燃料油样品的前处理 | 第22页 |
2.2.2 镍、钒含量的测定 | 第22-27页 |
2.3 原油与燃料油的混合 | 第27-29页 |
2.3.1 单油镍钒的检测结果 | 第27-28页 |
2.3.2 混油的匹配 | 第28-29页 |
2.4 混油的制备及风化实验 | 第29-34页 |
2.4.1 混油制备 | 第29页 |
2.4.2 风化实验 | 第29-34页 |
第3章 混油比例对镍钒特性的影响 | 第34-47页 |
3.1 混合比对混油Ni/V的影响 | 第34-40页 |
3.1.1 混合油Ni/V计算公式的建立 | 第34-35页 |
3.1.2 混油Ni/V值测量结果的分析 | 第35-37页 |
3.1.3 燃料油和原油显著相关性的检验 | 第37-40页 |
3.2 混油的聚类分析 | 第40-45页 |
3.2.1. 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第40-42页 |
3.2.2 用镍钒特征对混油系统聚类分析 | 第42-45页 |
3.3 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风化对混油镍钒特性的影响 | 第47-64页 |
4.1 风化混合油样的选取 | 第47-48页 |
4.2 风化对混合油样Ni/V值的影响 | 第48-51页 |
4.2.1 燃料油-科威特混油 | 第48-49页 |
4.2.2 燃料油-大庆混油 | 第49-51页 |
4.3 风化后不同混合比混油的聚类分析 | 第51-63页 |
4.3.1 燃料油-科威特混油 | 第51-58页 |
4.3.2 燃料油-大庆混油 | 第58-63页 |
4.4 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5.1 结论 | 第64页 |
5.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