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1.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1.2.1 传统碱回收工艺 | 第10-11页 |
| 1.2.2 流化床燃烧碱回收工艺 | 第11-12页 |
| 1.2.3 气化碱回收工艺 | 第12-15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主要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法 | 第16-21页 |
| 2.1 黑液热解试验系统及试验流程 | 第16-18页 |
| 2.1.1 黑液热解反应器装置 | 第16-17页 |
| 2.1.2 黑液供给装置 | 第17页 |
| 2.1.3 反应器控温仪表装置 | 第17页 |
| 2.1.4 流化介质供给装置 | 第17页 |
| 2.1.5 热解气检测装置 | 第17页 |
| 2.1.6 试验流程 | 第17-18页 |
| 2.2 其他检测仪器及检测方法 | 第18-20页 |
| 2.2.1 焦油成分分析 | 第18-19页 |
| 2.2.2 半焦微观形貌分析 | 第19页 |
| 2.2.3 黑液半焦热值的测量 | 第19-20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芦苇浆黑液热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21-32页 |
| 3.1 芦苇浆黑液热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21-28页 |
| 3.1.1 Coats-Redfern法动力学模型 | 第21-26页 |
| 3.1.2 FWO法和Friedman法动力学模型 | 第26-28页 |
| 3.1.3 Kissinger法动力学模型 | 第28页 |
| 3.2 四种热解动力学模型结果的比较 | 第28-31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芦苇浆黑液热解产物特性研究 | 第32-59页 |
| 4.1 试验物料和参数的选取及试验方法 | 第32-35页 |
| 4.1.1 试验物料和参数的选取 | 第32-34页 |
| 4.1.2 试验操作步骤 | 第34-35页 |
| 4.2 黑液热解各相产物特性研究 | 第35-57页 |
| 4.2.1 黑液热解各相产物产率特性研究 | 第35-39页 |
| 4.2.2 热解气主要组分气体体积产量研究 | 第39-42页 |
| 4.2.3 床温对各气相产物产率影响的研究 | 第42-43页 |
| 4.2.4 床温对燃气占比影响的研究 | 第43-44页 |
| 4.2.5 床温对燃气热值影响的研究 | 第44页 |
| 4.2.6 床温对碳、氢转化率影响的研究 | 第44-45页 |
| 4.2.7 床温对焦油组分影响的研究 | 第45-54页 |
| 4.2.8 床温对黑液半焦特性影响的研究 | 第54-57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