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星地下行链路非正交多载波传输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1 SEFDM信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1-12页
        1.3.2 SFFDM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2-13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3-16页
第2章 星地链路与SEFDM信号模型的建立及经典检测算法的实现第16-46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星地链路模型分析及模型建立第16-24页
        2.2.1 C.Loo信道模型第17-18页
        2.2.2 Corazza信道模型第18-19页
        2.2.3 Lutz信道模型第19页
        2.2.4 基于Lutz模型的信道建模第19-24页
    2.3 SEFDM信号模型建立第24-28页
        2.3.1 SEFDM信号特点分析第24-25页
        2.3.2 SEFDM信号实现方式及模型建立第25-28页
    2.4 SEFDM经典检测算法的原理及实现第28-44页
        2.4.1 迭代检测第29-31页
        2.4.2 基于软映射的迭代检测第31-33页
        2.4.3 球形译码第33-39页
        2.4.4 固定球形译码第39-40页
        2.4.5 ID-FSD第40-44页
    2.5 总体实现架构第44-45页
    2.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PAPR抑制的SEFDM信号生成算法设计第46-57页
    3.1 引言第46页
    3.2 PAPR的性质及影响第46-47页
    3.3 PAPR抑制原理分析第47-49页
        3.3.1 限幅抑制第47页
        3.3.2 编码抑制第47-48页
        3.3.3 选择映射第48页
        3.3.4 部分传输序列第48-49页
    3.4 PAPR抑制的SEFDM信号生成第49-56页
        3.4.1 基于正交化预处理的PAPR抑制算法第49-52页
        3.4.2 低冗余信息的无失真PAPR抑制SEFDM信号传输方案设计第52-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低复杂度高性能SEFDM信号检测算法设计第57-79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SEFDM信号检测算法设计及性能对比第57-68页
        4.2.1 ICI补偿算法第58-63页
        4.2.2 基于软映射的ICI补偿算法第63页
        4.2.3 混合检测算法第63-66页
        4.2.4 检测算法性能对比第66-68页
    4.3 针对Lutz信道的接收机前端处理方案设计第68-73页
        4.3.1 频域处理法第69-71页
        4.3.2 失真矩阵重构法第71-73页
    4.4 联合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链路方案设计第73-78页
        4.4.1 系统建模的具体参数第73-75页
        4.4.2 系统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第75-78页
    4.5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毫米波Massive MIMO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空基通信网络高动态路由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