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配电网规划优化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内配电网规划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外配电网规划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 第11-13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 论文架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2章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和实现原理 | 第15-25页 |
2.1 概述 | 第15-16页 |
2.2 地理信息系统GIS基本功能 | 第16-17页 |
2.3 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模型 | 第17-21页 |
2.3.1 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化的一般方法 | 第18页 |
2.3.2 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模式 | 第18-21页 |
2.4 DTM的数据采集与表示 | 第21-24页 |
2.4.1 DTM的数据源与采集方法 | 第21-22页 |
2.4.2 DTM在地图制图与地学分析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配电网规划GIS数据模型设计 | 第25-36页 |
3.1 配电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 第25页 |
3.2 配电网规划GIS数据模型 | 第25-28页 |
3.2.1 配电网分布的地理要素分析 | 第25-27页 |
3.2.2 配电网规划的GIS数据模型 | 第27-28页 |
3.3 配电网规划GIS数据模型建立数据库 | 第28-31页 |
3.3.1 配电网规划GIS数据库的数据组织 | 第29页 |
3.3.2 散属性数据库设计 | 第29-30页 |
3.3.3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 | 第30-31页 |
3.4 配电网规划的解决方法 | 第31-32页 |
3.4.1 规划区负荷指标的确定 | 第31页 |
3.4.2 变电站选址定容问题的确定 | 第31-32页 |
3.4.3 开关站选择 | 第32页 |
3.5 配电网规划的基本目的 | 第32页 |
3.6 基于GIS系统的配电网规划 | 第32-35页 |
3.6.1 空间负荷预测 | 第32-34页 |
3.6.2 变电站的选址及站容优化规划 | 第34-35页 |
3.6.3 网络结构优化规划 | 第3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配电网优化 | 第36-45页 |
4.1 EW等值法与分区数学模型 | 第36-39页 |
4.1.1 EW等值法 | 第36-38页 |
4.1.2 应用EW等值法建立分区模型 | 第38-39页 |
4.2 全网并行无功优化问题 | 第39-41页 |
4.2.1 全网OPF算法 | 第39-40页 |
4.2.2 算法的并行处理 | 第40-41页 |
4.3 分区内基于原对偶内点法的电压无功优化算法 | 第41-44页 |
4.3.1 内点法的简介 | 第41-42页 |
4.3.2 基于原对偶内点法电压无功优化模型 | 第42-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电网规划实现 | 第45-51页 |
5.1 系统设计 | 第45-46页 |
5.2 主要功能 | 第46-49页 |
5.2.1 GIS系统主界面框架 | 第46页 |
5.2.2 配电网运行模拟分析 | 第46-47页 |
5.2.3 系统扩展接 | 第47-48页 |
5.2.4 车载GPS跟踪定位 | 第48页 |
5.2.5 图形数据编辑 | 第48-49页 |
5.3 系统治理 | 第49-50页 |
5.4 软件配置 | 第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总结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