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呼吸系及胸部疾病论文--肺疾病论文--肺炎论文

丁香酚及肉桂醛对嗜肺军团菌的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2页
英文缩略语第13-18页
第一部分:丁香酚、肉桂醛对嗜肺军团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第18-38页
    1 前言第18-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6页
        2.1 主要试剂与实验仪器第20页
            2.1.1 主要试剂与药物第20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第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6页
            2.2.1 药物第20页
            2.2.2 细菌和肉汤配制第20-21页
            2.2.3 菌悬液制备第21页
            2.2.4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及MBC测定第21-23页
            2.2.5 时间-杀菌曲线测定第23页
            2.2.6 联合药敏测定:棋盘法(chequerboard)-微量稀释法第23页
            2.2.7 对军团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第23-24页
            2.2.8 对已形成生物膜的影响(MBC)第24-25页
            2.2.9 统计学方法第25-26页
    3 结果第26-31页
        3.1 MIC及MBC判定第26-27页
        3.2 时间-杀菌曲线第27-28页
        3.3 联合实验第28-30页
        3.4 对生物膜的影响第30-31页
    4 讨论第31-33页
    5 结论第33-34页
    6 参考文献第34-38页
第二部分:丁香酚、肉桂醛对小鼠嗜肺军团菌肺炎模型的抗菌作用第38-50页
    1 前言第3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8-41页
        2.1 主要试剂与实验仪器第38-39页
            2.1.1 主要试剂与药物第38-39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第39页
        2.2 实验方法第39-41页
            2.2.1 动物第39页
            2.2.2 军团菌肺炎小鼠模型制备第39-40页
            2.2.3 标本采集第40页
            2.2.4 细菌培养第40页
            2.2.5 肺组织病理切片第40页
            2.2.6 内毒素测定第40页
            2.2.7 肺组织匀浆液上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测定第40页
            2.2.8 统计学方法第40-41页
    3 结果第41-45页
        3.1 肺内军团菌负荷量第41页
        3.2 军团菌各脏器的播散情况第41页
        3.3 肺脏病理改变第41-42页
        3.4 血浆内毒素水平测定第42-43页
        3.5 肺组织匀浆液上清细胞因子水平测定第43页
        3.6 生存率影响第43-45页
    4 讨论第45-47页
    5 结论第47-48页
    6 参考文献第48-50页
第三部分:丁香酚、肉桂醛对嗜肺军团菌抗菌机制的研究第50-64页
    1 前言第50-5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1-54页
        2.1 主要试剂与实验仪器第51页
            2.1.1 主要试剂与药物第51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第51页
        2.2 实验方法第51-54页
            2.2.1 制备菌悬液第51页
            2.2.2 OD260处可吸收物质测定第51页
            2.2.3 SDS-PAGE电泳第51-52页
            2.2.4 LIVE/DEAD Baclight细菌活力测定第52-53页
            2.2.5 透射电镜观察嗜肺军团菌形态第53页
            2.2.6 统计学方法第53-54页
    3 结果第54-59页
        3.1 OD260处可吸收物质测定第54页
        3.2 上清液SDS-PAGE电泳第54-55页
        3.3 LIVE/DEAD Baclight细菌活力测定第55-56页
        3.4 透射电镜观察嗜肺军团菌形态第56-59页
    4 讨论第59-61页
    5 结论第61-62页
    6 参考文献第62-64页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第64-65页
综述第65-74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介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L-17A诱导PBC肝内胆管上皮细胞EMT及其机制探讨
下一篇:桉柠蒎与桉油精对烟熏大鼠气道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及炎症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