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塑性晶体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第11-22页
        1.2.1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1-13页
        1.2.2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改性研究第13-15页
        1.2.3 塑性晶体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第15-19页
        1.2.4 塑性晶体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研究现状第19-22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23-29页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第23-24页
    2.2 材料的表征方法第24-26页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24页
        2.2.2 热稳定性分析第24页
        2.2.3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第24-25页
        2.2.4 X射线衍射分析第25页
        2.2.5 拉伸强度测试第25页
        2.2.6 聚合物多孔膜孔隙率测定第25-26页
        2.2.7 聚合物电解质吸液率测试第26页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第26-27页
        2.3.1 锂离子迁移系数测定第26页
        2.3.2 离子电导率测试第26-27页
        2.3.3 电化学稳定窗口测试第27页
    2.4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组装与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7-29页
        2.4.1 丁二腈塑性晶体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制备第27页
        2.4.2 循环充放电测试第27-28页
        2.4.3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第28页
        2.4.4 循环伏安测试第28-29页
第3章 紫外固化法制备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29-43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紫外固化制备PVDF-HFP多孔膜聚合物电解质与表征第29-31页
        3.2.1 ETPTA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第29-30页
        3.2.2 PVDF-HFP膜的表征第30-31页
    3.3 塑性晶体紫外固化聚合物电解质的表征第31-34页
        3.3.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31-32页
        3.3.2 热重测试第32-33页
        3.3.3 SEM表征第33-34页
    3.4 LiFePO_4/S-PCCE/Li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4-40页
        3.4.1 循环伏安测试第34-35页
        3.4.2 LiFePO_4/S-PCCE/Li电池室温下循环性能第35-37页
        3.4.3 LiFePO_4/S-PCCE/Li电池高温下循环性能第37-39页
        3.4.4 NCM111及Li_4Ti_5O_(12)与聚合物电解质兼容性的研究第39-40页
    3.5 聚酰亚胺基紫外固化聚合物电解质兼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0-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聚酰亚胺基原位聚合电解质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3-57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塑性晶体原位聚合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第43-46页
        4.2.1 聚酰亚胺支撑原位聚合电解质的制备第43-44页
        4.2.2 聚酰亚胺的物理表征第44-46页
    4.3 塑性晶体原位聚合电解质的表征第46-49页
        4.3.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46页
        4.3.2 XRD分析第46-47页
        4.3.3 热稳定性分析第47-48页
        4.3.4 SEM形貌表征第48-49页
    4.4 聚酰亚胺基原位聚合电解质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9-51页
        4.4.1 离子电导率测试第49-50页
        4.4.2 锂离子迁移系数测试第50-51页
        4.4.3 电化学窗口测试第51页
    4.5 LiFePO_4/PI-PCCE/Li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1-56页
        4.5.1 LiFePO_4/PI-PCCE/Li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室温循环性能第51-55页
        4.5.2 LiFePO_4/PI-PCCE/Li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高温循环性能第55-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优化与硅钨酸包覆研究
下一篇:基于聚乙烯醇的自修复不对称电容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