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烟气NOx前端治理与加热优化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焦炉烟气NOX治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焦炉加热优化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焦炉生产工艺及烟气NOX产生原因 | 第12-19页 |
2.1 焦炉的生产工艺简介 | 第12-14页 |
2.1.1 焦炉的分类 | 第12-13页 |
2.1.2 焦炉的炉体结构 | 第13页 |
2.1.3 焦炉炼焦的生产工艺 | 第13-14页 |
2.2 焦炉加热系统 | 第14-15页 |
2.2.1 焦炉加热方式 | 第14-15页 |
2.2.2 煤气燃烧过程 | 第15页 |
2.2.3 焦炉加热过程 | 第15页 |
2.3 焦炉烟气NOX产生原因 | 第15-17页 |
2.4 焦炉烟气NOX前端治理技术 | 第17-18页 |
2.4.1 废气循环技术 | 第17页 |
2.4.2 分段加热技术 | 第17-18页 |
2.4.3 DN-SGT源头控硝技术 | 第1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焦炉加热系统优化控制与源头控硝 | 第19-31页 |
3.1 焦炉温度测量系统与模型相关性分析 | 第19-25页 |
3.1.1 火道温度测量的原理 | 第19-20页 |
3.1.2 焦炉温度测量系统 | 第20-21页 |
3.1.3 自动测温数据与人工测温数据的对比 | 第21-22页 |
3.1.4 焦炉火道温度与煤气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 第22-23页 |
3.1.5 分烟道吸力与煤气流量的关系模型 | 第23-25页 |
3.2 焦炉火落管理技术 | 第25-27页 |
3.2.1 火落管理系统介绍 | 第26-27页 |
3.2.2 火落管理系统的优点 | 第27页 |
3.3 单燃烧室控制技术 | 第27-29页 |
3.3.1 单燃烧室技术的介绍 | 第27-28页 |
3.3.2 单燃烧室技术的控制方案 | 第28-29页 |
3.4 焦炉优化控制系统 | 第29-30页 |
3.4.1 焦炉优化系统概括 | 第29页 |
3.4.2 焦炉优化加热与源头控硝的关系 | 第29-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焦炉温度系统的控制算法及其仿真 | 第31-49页 |
4.1 焦炉立火道温度控制方案 | 第31页 |
4.2 预测控制算法 | 第31-36页 |
4.2.1 预测控制的产生和发展 | 第31-32页 |
4.2.2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32-36页 |
4.3 模糊控制算法 | 第36-40页 |
4.3.1 模糊控制算法的发展 | 第37页 |
4.3.2 模糊逻辑的基本概念 | 第37-39页 |
4.3.3 模糊控制原理 | 第39-40页 |
4.4 模糊预测算法的可行性分析 | 第40-41页 |
4.5 系统算法设计 | 第41-45页 |
4.5.1 模糊控制算法设计 | 第42-44页 |
4.5.2 预测控制算法设计 | 第44-45页 |
4.6 仿真分析 | 第45-4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焦炉优化加热控制在PLC系统中的实现 | 第49-62页 |
5.1 西门子S7-300系列PLC系统介绍 | 第49-51页 |
5.1.1 STEP7编程软件介绍 | 第49-51页 |
5.1.2 上位机组态软件WinCC | 第51页 |
5.2 系统控制方案在PLC中的实现 | 第51-61页 |
5.2.1 焦炉优化加热系统在PLC中的实现 | 第51-59页 |
5.2.2 焦炉优化加热运行效果分析 | 第59-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图表清单 | 第66-68页 |
在校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