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论文--矫形外科手术学论文--骨骼手术论文

骨质疏松大鼠脊柱融合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实验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实验研究第12-43页
    1.1 材料与方法第12-22页
        1.1.1 主要实验材料第12-13页
        1.1.2 实验方法第13-17页
        1.1.3 融合评估第17页
        1.1.4 Micro-CT扫描测量L6椎体第17-18页
        1.1.5 椎间盘VG染色及组织学评分第18-20页
        1.1.6 测量椎间高度、终板厚度及终板钙化层与终板面积比值第20-21页
        1.1.7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21-22页
    1.2 实验结果第22-29页
        1.2.1 融合评估结果第22-23页
        1.2.2 Micro-CT扫描L6椎体分析结果第23-24页
        1.2.3 椎间盘组织学观察结果第24-27页
        1.2.4 椎间盘组织学评分结果第27页
        1.2.5 椎间高度、终板厚度、终板钙化层与终板面积比测量结果第27-29页
    1.3 讨论第29-37页
        1.3.1 实验动物的选择第29-30页
        1.3.2 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第30页
        1.3.3 脊柱融合模型的建立第30-31页
        1.3.4 椎间盘的正常生理结构与生理功能第31-32页
        1.3.5 椎间盘退变第32-34页
        1.3.6 骨质疏松大鼠脊柱融合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第34-37页
    1.4 小结第37页
    参考文献第37-43页
第2章 综述第43-51页
    2.1 椎体软骨下骨的解剖形态以及微结构第43-44页
        2.1.1 解剖形态第43页
        2.1.2 微结构第43-44页
    2.2 椎体软骨下骨功能第44-45页
    2.3 椎体软骨下骨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第45-47页
        2.3.1 椎体软骨下骨的早期变化与椎间盘退变第45页
        2.3.2 椎体软骨下骨厚度变化与椎间盘退变第45页
        2.3.3 椎体软骨下骨的病理状态与椎间盘退变第45-46页
        2.3.4 椎体软骨下骨营养功能与椎间盘退变第46-47页
    2.4 以椎体软骨下骨为靶点的延缓椎间盘退变的药物治疗第47页
    2.5 小结与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结论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导师简介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5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O2气腹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凝血—纤溶系统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下一篇:回顾性分析肘部损伤中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