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宽动态范围的图像传感器技术 | 第11-12页 |
1.2.2 图像处理算法 | 第12页 |
1.2.3 激光主动成像技术 | 第12页 |
1.2.4 激光锁定成像技术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获取强光背景下微弱图像的技术 | 第15-28页 |
2.1 引言 | 第15-16页 |
2.2 获取微弱图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 第16-17页 |
2.3 目前常用的锁定成像方法 | 第17-25页 |
2.3.1 热图锁定成像技术 | 第17-19页 |
2.3.2 焦平面锁定成像技术 | 第19-20页 |
2.3.3 锁相红外检测技术 | 第20-21页 |
2.3.4 激光锁定成像技术 | 第21-25页 |
2.3.4.1 激光锁定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2.3.4.2 激光锁定成像鉴相处理流程 | 第23页 |
2.3.4.3 激光锁定成像技术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2.4 本文的系统设计方案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彩色锁定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实现 | 第28-37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彩色锁定成像的基本原理 | 第29-33页 |
3.2.1 彩色锁定成像的工作过程 | 第29-30页 |
3.2.2 彩色锁定成像的基本原理 | 第30-33页 |
3.3 彩色锁定成像的系统设计 | 第33-35页 |
3.3.1 光学系统介绍 | 第33页 |
3.3.2 相机 | 第33-34页 |
3.3.3 LED光源 | 第34页 |
3.3.4 彩色锁定成像的软件设计 | 第34-35页 |
3.4 虚拟机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图像处理的相关算法 | 第37-53页 |
4.1 引言 | 第37-38页 |
4.2 颜色的空间模型及格式转换 | 第38-43页 |
4.2.1 颜色空间模型 | 第38-42页 |
4.2.1.1 RGB颜色模型 | 第39-40页 |
4.2.1.2 HSI颜色模型 | 第40-41页 |
4.2.1.3 YUV模型和YCbCr模型 | 第41-42页 |
4.2.2 图像RGB格式和YUV格式之间的转换 | 第42-43页 |
4.3 彩色图像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格式 | 第43-48页 |
4.3.1 BMP文件的格式 | 第43-46页 |
4.3.2 BMP位图的显示 | 第46-48页 |
4.4 图像的颜色处理 | 第48-52页 |
4.4.1 图像的灰度直方图 | 第48-50页 |
4.4.2 图像灰度的归一化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彩色锁定成像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9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Windows编译环境下彩色锁定成像算法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56页 |
5.3 Linux编译环境下彩色锁定成像算法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6-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总结 | 第59页 |
6.2 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硕期间取得成果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