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上市商业银行“三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5页
        1.2.1 对商业银行安全性效应的研究第13页
        1.2.2 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效应的研究第13-14页
        1.2.3 对商业银行盈利性效应的研究第14-15页
        1.2.4 文献评述第15页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框架第16-17页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7-18页
        1.4.1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第17页
        1.4.2 不足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理论分析第18-28页
    2.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18-19页
        2.1.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和背景第18页
        2.1.2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18-19页
    2.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第19-25页
        2.2.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总体发展现状第19-22页
        2.2.2 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特点分析第22-25页
    2.3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行结构和相关原理第25-28页
        2.3.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行结构分析第25-26页
        2.3.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相关原理第26-28页
第3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与上市商业银行“三性”的关系分析第28-35页
    3.1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三性”原则第28-29页
    3.2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上市商业银行“三性”影响的理论分析第29-33页
        3.2.1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上市商业银行安全性的影响第29-31页
        3.2.2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第31-32页
        3.2.3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上市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影响第32-33页
    3.3 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与上市商业银行“三性”关系的案例分析第33-35页
第4章 实证分析第35-44页
    4.1 样本及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第35-38页
        4.1.1 样本的选取第35-36页
        4.1.2 指标的选取第36-38页
        4.1.3 数据来源第38页
    4.2 模型选择与回归方程第38-39页
        4.2.1 模型选择第38-39页
        4.2.2 回归方程第39页
    4.3 实证检验第39-44页
        4.3.1 研究假设第39-40页
        4.3.2 描述性统计第40页
        4.3.3 回归结果第40-43页
        4.3.4 结果分析第43-44页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44-47页
    5.1 研究结论第44页
    5.2 建议第44-47页
        5.2.1 合理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第44-45页
        5.2.2 增强信息披露机制第45页
        5.2.3 严格把控基础资产的质量第45页
        5.2.4 发展独立公正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第45-46页
        5.2.5 加强金融监管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对通货膨胀影响研究
下一篇:“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