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绶花鸟画风格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陈洪绶花鸟画创作的社会背景 | 第11-13页 |
第一节 明代社会发展现状简介 | 第11页 |
第二节 明、清时期画风画貌总览 | 第11-13页 |
第二章 陈洪绶花鸟画风格的成因 | 第13-19页 |
第一节 独特的个性特质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广宗百家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尚古思潮与儒、道、释三教的兴盛 | 第17-19页 |
第三章 陈洪绶花鸟画特色的表现语言 | 第19-33页 |
第一节 陈洪绶花鸟画的形式特色 | 第19-28页 |
1、构图 | 第19-22页 |
(1)横平竖直,古中求奇 | 第19-20页 |
(2)打破均衡,意境幽简 | 第20-21页 |
(3)物象丰富,造“神”之势 | 第21-22页 |
2、造型 | 第22-26页 |
(1)疤节之美 | 第23-24页 |
(2)图案化表现 | 第24-26页 |
3、赋色 | 第26-28页 |
(1)重彩之浓郁 | 第26-27页 |
(2)淡彩之清趣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陈洪绶花鸟画装饰性表现 | 第28-33页 |
1、独具韵味—蝴蝶 | 第28-29页 |
2、古拙用笔—奇石 | 第29页 |
3、简练隽雅—折枝 | 第29-30页 |
4、寄寓情思—清供 | 第30-33页 |
第四章 陈洪绶花鸟画的审美意蕴 | 第33-39页 |
第一节 用笔使墨的自然法度 | 第33-35页 |
1、工整细腻的线条勾勒 | 第33页 |
2、洒脱放纵的点墨皴擦 | 第33-34页 |
3、兼工带写的高度融合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独立意识的题材选择 | 第35-37页 |
第三节 “朴拙”与“雅致”的完美统一 | 第37-39页 |
第五章 陈洪绶花鸟画的影响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