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测井数据传输系统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测井电缆数据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基于均衡技术的测井电缆数据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基于OFDM技术的测井数据传输系统总体分析 | 第17-24页 |
2.1 OFDM技术原理概述及数学模型分析 | 第17-21页 |
2.2 基于OFDM技术的测井数据传输系统性能分析 | 第21-22页 |
2.3 测井电缆数据传输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信道预均衡技术研究 | 第24-35页 |
3.1 七芯铠装测井电缆传输特性研究 | 第24-26页 |
3.2 预均衡技术原理及性能分析 | 第26-30页 |
3.2.1 预均衡技术原理分析 | 第26-28页 |
3.2.2 预均衡技术对电缆特性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 预均衡技术方案设计 | 第30-32页 |
3.3.1 相位预均衡系统性能 | 第30-31页 |
3.3.2 幅值相位预均衡系统性能 | 第31-32页 |
3.4 预均衡器设计与实现 | 第32-34页 |
3.4.1 预均衡器设计 | 第32-33页 |
3.4.2 预均衡器的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数据传输系统发射机设计与实现 | 第35-52页 |
4.1 数据传输系统发射机总体结构 | 第35-36页 |
4.2 发射机总控单元设计与实现 | 第36-38页 |
4.2.1 时钟模块 | 第36-37页 |
4.2.2 主控模块 | 第37-38页 |
4.3 发射机数据调制单元设计与实现 | 第38-42页 |
4.3.1 扰码模块 | 第38-39页 |
4.3.2 编码模块 | 第39-40页 |
4.3.3 交织模块 | 第40-41页 |
4.3.4 QAM正交幅度调制实现 | 第41-42页 |
4.4 发射机信道预均衡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2-45页 |
4.4.1 预均衡模块设计 | 第43-44页 |
4.4.2 预均衡模块实现 | 第44-45页 |
4.5 发射机数据转换单元设计与实现 | 第45-49页 |
4.5.1 共轭对称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5-47页 |
4.5.2 傅里叶逆变换设计与实现 | 第47-48页 |
4.5.3 加入循环前缀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8-49页 |
4.6 发射机训练序列生成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9-5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数据传输系统接收机设计与实现 | 第52-63页 |
5.1 数据传输系统接收机总体结构 | 第52-53页 |
5.2 接收机数据识别单元设计与实现 | 第53-55页 |
5.2.1 帧检测模块 | 第53-54页 |
5.2.2 符号同步模块 | 第54-55页 |
5.3 接收机数据转换单元设计与实现 | 第55-57页 |
5.3.1 傅里叶变换模块 | 第55-56页 |
5.3.2 去除共轭模块 | 第56-57页 |
5.4 接收机数据解调单元设计与实现 | 第57-62页 |
5.4.1 解QAM映射模块设计实现 | 第57-59页 |
5.4.2 解交织模块设计实现 | 第59页 |
5.4.3 解编码模块设计实现 | 第59-61页 |
5.4.4 解扰码模块设计实现 | 第61-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数据传输系统搭建与测试 | 第63-71页 |
6.1 数据传输系统平台搭建 | 第63-65页 |
6.1.1 硬件平台搭建 | 第63-64页 |
6.1.2 发射接收处理流程 | 第64-65页 |
6.2 数据传输系统测试 | 第65-70页 |
6.2.1 数据传输系统基本功能测试 | 第65-66页 |
6.2.2 基于信道预均衡数据传输系统性能测试 | 第66-68页 |
6.2.3 数据传输系统性能对比分析 | 第68-7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7.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