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13页 |
| (一) 论文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 | 第8页 |
| (二) 学术界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第8-12页 |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2-13页 |
| 一、习近平团结观的形成 | 第13-26页 |
| (一) 习近平团结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13-14页 |
| 1.习近平团结观形成的国际背景 | 第13页 |
| 2.习近平团结观形成的国内背景 | 第13-14页 |
| (二) 习近平团结观的理论来源 | 第14-26页 |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团结观 | 第14-19页 |
| 2.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团结观 | 第19-24页 |
|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 第24-26页 |
| 二、习近平团结观的主要内容 | 第26-38页 |
| (一) 团结的重要性:“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 | 第26-27页 |
| 1.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 | 第26-27页 |
| 2.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 第27页 |
| (二) 党内团结:“加强中国共产党全党的团结” | 第27-31页 |
| 1.打铁还需自身硬 | 第28页 |
| 2.坚定理想信念 | 第28-29页 |
| 3.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 第29-30页 |
| 4.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 第30页 |
| 5.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 第30-31页 |
| (三) 党群团结:“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第31-33页 |
| 1.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 | 第31-32页 |
| 2.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 第32页 |
| 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 第32-33页 |
| (四) 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 第33-38页 |
| 1.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 第33-34页 |
| 2.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 第34页 |
| 3.做好民族地区的稳定工作 | 第34-35页 |
| 4.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 第35-36页 |
| 5.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第36页 |
| 6.做好宗教工作 | 第36-38页 |
| 三、习近平团结观的特点及当代价值 | 第38-44页 |
| (一) 习近平团结观的特点 | 第38-40页 |
| 1.时代性 | 第38-39页 |
| 2.创新性 | 第39页 |
| 3.开放性 | 第39-40页 |
| (二) 习近平团结观的当代价值 | 第40-44页 |
|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团结观 | 第40-41页 |
| 2.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第41页 |
| 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41-42页 |
| 4.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 | 第42-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