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

混合内存云架构的数据对象管理策略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内存云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PCM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3 不足之处第11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1-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页
        1.3.2 组织结构第11-13页
    1.4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概述第14-25页
    2.1 分布式存储第14-15页
    2.2 内存云研究第15-19页
        2.2.1 内存云架构第16页
        2.2.2 日志结构存储第16-17页
        2.2.3 数据格式第17页
        2.2.4 二级清理机制第17-18页
        2.2.5 线程结构第18-19页
    2.3 新型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研究第19-21页
        2.3.1 闪存第19页
        2.3.2 相变存储器第19-20页
        2.3.3 铁电存储器第20-21页
        2.3.4 电阻存储器第21页
    2.4 混合存储架构第21-24页
        2.4.1 PCM作为外存第21-22页
        2.4.2 PCM作为内存第22-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混合内存云架构第25-34页
    3.1 内存云的不足之处第25-26页
    3.2 DRAM存储介质缺陷第26页
    3.3 PCM存储介质缺陷第26-27页
    3.4 同级混合内存云第27-33页
        3.4.1 混合内存云架构第27-29页
        3.4.2 内存空间管理第29页
        3.4.3 数据存储第29-30页
        3.4.4 减少PCM写入次数第30-32页
        3.4.5 磨损均衡第32-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数据对象管理策略第34-41页
    4.1 内存分配比第34-36页
    4.2 数据对象预分类第36-37页
    4.3 数据对象迁移管理第37-39页
        4.3.1 数据对象迁移模型第37-39页
        4.3.2 数据对象删除第39页
    4.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1-50页
    5.1 实验数据集准备第41页
    5.2 实验环境第41-43页
    5.3 内存分配比实验第43页
    5.4 参数确定实验第43-45页
        5.4.1 预分类阈值第43-44页
        5.4.2 状态概率阈值第44-45页
    5.5 断电恢复时间对比实验第45-46页
    5.6 数据访问命中率对比实验第46-47页
    5.7 基于真实数据集实验第47-48页
        5.7.1 PCM写入数据量对比实验第47页
        5.7.2 PCM数据迁移量比对实验第47-48页
        5.7.3 访问命中率第48页
    5.8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第50-52页
    6.1 总结第50页
    6.2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UR分解的偏好处理方法研究
下一篇:云数据完整性审计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