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云杉论文

沙地云杉内生真菌形态学与分子学分类鉴定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缩略语表第9-10页
1 引言第10-17页
    1.1 植物内生真菌的定义第10页
    1.2 内生真菌的分类第10页
    1.3 内生菌研究起源第10-11页
    1.4 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第11页
    1.5 内生真菌的生物学意义第11-13页
        1.5.1 内生真菌的促生作用第11-12页
        1.5.2 植物内生真菌可提高宿主植物的抗逆性第12页
        1.5.3 植物内生真菌对作物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第12页
        1.5.4 内生真菌能提高寄主对病虫害的抗性第12-13页
    1.6 植物内生真菌的鉴定方法第13-14页
        1.6.1 传统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第13页
        1.6.2 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第13-14页
    1.7 沙地云杉第14-15页
        1.7.1 沙地云杉的起源及分布第14页
        1.7.2 沙地云杉的形态特征第14-15页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9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2页
    2.1 供试材料第17页
    2.2 试剂及仪器第17页
    2.3 实验方法第17-18页
        2.3.1 内生真菌的分离与纯化第17-18页
        2.3.2 材料表面消毒检验第18页
        2.3.3 菌种保存第18页
    2.4 沙地云杉内生真菌的形态鉴定第18-19页
        2.4.1 内生真菌的观察和描述第18页
        2.4.2 培养菌落的观察要点第18-19页
        2.4.3 内生真菌的显微观察要点第19页
    2.5 沙地云杉内生真菌的分子鉴定第19-22页
        2.5.1 PCR扩增引物的合成第19页
        2.5.2 供试菌株真菌的制备第19页
        2.5.3 供试菌株菌基因组的提取第19-20页
        2.5.4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第20页
        2.5.5 PCR产物电泳检测第20-21页
        2.5.6 供试菌株DNA测序第21页
        2.5.7 构建系统发育树第21-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45页
    3.1 表面消毒结果验证第22页
    3.2 沙地云杉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分离情况第22-23页
    3.3 沙地云杉内生真菌菌株的形态特征第23-33页
    3.4 分子鉴定第33-45页
        3.4.1 rDNA-ITS区段的PCR产物分析第33页
        3.4.2 rDNA-ITS序列结果第33-35页
        3.4.3 沙地云杉内生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第35-41页
        3.4.4 沙地云杉内生真菌分类第41-42页
        3.4.5 沙地云杉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种群分布第42-45页
4 讨论第45-47页
    4.1 沙地云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分布第45-46页
    4.2 沙地云杉内生真菌潜在应用价值的进一步研究第46-47页
5 结论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相关气候指标特征研究
下一篇:沙柳SpsLAZY1a、b基因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