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6页 |
1. 酸浆的概述 | 第11-12页 |
1.1 酸浆的主要成分研究 | 第11页 |
1.2 酸浆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11-12页 |
1.2.1 降血糖作用 | 第11页 |
1.2.2 降血脂作用 | 第11页 |
1.2.3 抗氧化 | 第11-12页 |
1.2.4 抗癌 | 第12页 |
1.2.5 抗炎 | 第12页 |
1.2.6 抑菌活性 | 第12页 |
2. 皂苷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2.1 皂苷的概述 | 第12页 |
2.2 皂苷的组成和分类 | 第12-13页 |
2.3 皂苷的生物活性 | 第13-14页 |
2.3.1 抑菌活性 | 第13页 |
2.3.2 降糖作用 | 第13页 |
2.3.3 降脂作用 | 第13页 |
2.3.4 抗炎 | 第13-14页 |
2.3.5 抗癌活性 | 第14页 |
2.4 皂苷的毒理性研究 | 第14页 |
3. 高脂血症 | 第14-15页 |
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第一章 酸浆宿霉总皂昔急性毒理学研究 | 第16-20页 |
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1.1 试验原料 | 第16页 |
1.2 试验动物 | 第16页 |
1.3 主要试验仪器 | 第16页 |
2 急性毒性试验 | 第16-17页 |
2.1 试验方法 | 第16-17页 |
2.2 急性毒性(LD_(50))剂量分级标准 | 第17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17页 |
3 结果 | 第17-19页 |
3.1 急性毒性观察 | 第17-18页 |
3.2 LD_(50)计算 | 第18页 |
3.3 灌胃后存活小鼠的平均体重 | 第18-19页 |
4 讨论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酸浆宿萼总皂苷亚急性毒理学研究 | 第20-29页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0-21页 |
1.1 试验原料 | 第20页 |
1.2 试验动物 | 第20页 |
1.3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0页 |
1.4 试验试剂 | 第20-21页 |
2 亚急性毒性试验 | 第21页 |
2.1 试验方法 | 第21页 |
2.2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27页 |
3.1 体重和摄食量变化 | 第21-23页 |
3.2 脏器指数 | 第23-24页 |
3.3 血液学指标 | 第24-25页 |
3.4 血清生化指标 | 第25-27页 |
3.5 组织器官病理学切片 | 第27页 |
4 讨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酸浆宿霉总皂昔降脂效果研究 | 第29-37页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9页 |
1.1 试验原料 | 第29页 |
1.2 试验动物 | 第29页 |
1.3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9页 |
1.4 主要试验试剂及耗材 | 第29页 |
2 酸浆宿萼总皂苷降高血脂效果研究试验 | 第29-31页 |
2.1 高脂饲料的制备 | 第30页 |
2.2 试验动物的分组及建模 | 第30页 |
2.3 试验样品采集及组织形态学检查 | 第30页 |
2.4 待测生化指标 | 第30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3.1 建模后灌胃前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 | 第31页 |
3.2 酸浆宿萼总皂苷对高血脂症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 酸浆宿萼总皂苷对高血脂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 酸浆宿萼总皂苷对高血脂症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的影响 | 第33页 |
3.5 酸浆宿萼总皂苷对高血脂症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影响 | 第33-34页 |
3.6 酸浆宿萼总皂苷对高血脂症小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 | 第34页 |
3.7 组织病理切片图 | 第34-36页 |
4 讨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酸浆宿萼总皂苷对高脂血症小鼠体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7-54页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37-38页 |
1.1 试验原料 | 第37页 |
1.2 主要试验仪器 | 第37页 |
1.3 主要试验试剂 | 第37-38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8-40页 |
2.1 RNA的提取与纯度鉴定 | 第38页 |
2.1.1 试验耗材的预处理 | 第38页 |
2.1.2 RNA的提取 | 第38页 |
2.1.3 RNA的质量检测 | 第38页 |
2.2 聚合酶链反应 | 第38-40页 |
2.2.1 反转录反应 | 第38-39页 |
2.2.2 PCR扩增 | 第39-40页 |
2.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40页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51页 |
3.1 所提R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第40-41页 |
3.2 目的及内参基因标准曲线的建立及扩增效率分析 | 第41-43页 |
3.3 样品扩增动力学曲线和熔解曲线 | 第43-48页 |
3.3.1 肝脏组织中高脂血症相关基因的扩增动力学曲线和溶解曲线 | 第43-46页 |
3.3.2 脂肪组织中高脂血症相关基因的扩增动力学曲线和溶解曲线 | 第46-48页 |
3.4 酸浆宿萼总皂苷对高脂血症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48-51页 |
3.4.1 肝脏和脂肪组织中高脂血症相关基因FAS的相对表达量 | 第48-49页 |
3.4.2 肝脏和脂肪组织中高脂血症相关基因TGH的相对表达量 | 第49-50页 |
3.4.3 肝脏组织中高脂血症相关基因LDLR和HMG-CoA的相对表达量 | 第50页 |
3.4.4 脂肪组织中高脂血症相关基因HSL和C/EBPα的相对表达量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54页 |
全文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Abstract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