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

摘要第6-7页
1 绪论第7-15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目的、意义第8-9页
        1.2.1 研究目的第8页
        1.2.2 研究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3页
        1.3.1 国外对能源与经济方面研究进展第9-10页
        1.3.2 国内研究概况第10-13页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3页
        1.5.1 研究方法第13页
        1.5.2 主要特点第13页
    1.6 技术路线第13-15页
2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第15-21页
    2.1 经济增长理论第15-16页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第15页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第15页
        2.1.3 凯恩斯经济增长理论第15页
        2.1.4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理论第15-16页
    2.2 能源、环境、经济关系理论第16-17页
        2.2.1 能源发展对经济影响第17页
        2.2.2 经济增长对能源影响第17页
    2.3 区域经济的内涵第17-19页
        2.3.1 区域经济的概念第17-19页
        2.3.2 区域经济的特点第19页
    2.4 耦合协调度理论第19-21页
        2.4.1 耦合第19页
        2.4.2 耦合协调度第19-20页
        2.4.3 耦合特征第20-21页
3 研究区煤炭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研究模型建立第21-29页
    3.1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第21-24页
        3.1.1 山西省煤炭资源概况第21页
        3.1.2 山西省含煤地层以及可采地层分布情况第21-24页
    3.2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在省及全国的地位第24-25页
    3.3 山西省煤炭资源利用现状第25-26页
    3.4 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第26页
    3.5 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及土地利用协调度模型第26-29页
        3.5.1 煤炭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第27-28页
        3.5.2 煤炭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评价标准第28-29页
4 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第29-41页
    4.1 耦合协调度指标的建立第29-30页
    4.2 评价方法设定第30-31页
        4.2.1 指标标准化第31页
        4.2.2 确定权重第31页
    4.3 山西省煤炭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分析第31-37页
        4.3.1 时间维度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指标的耦合协调度第31-34页
        4.3.2 空间角度分析山西省2012年11个市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第34-37页
    4.4 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及土地利用的关系第37-39页
    4.5 促进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战略分析第39-41页
        4.5.1 国家角度政府起到主导作用加快转型发展第39页
        4.5.2 山西省角度第39-40页
        4.5.3 企业角度第40-41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1-44页
    5.1 结论第41页
    5.2 对策建议第41-44页
        5.2.1 短期对策第41-42页
        5.2.2 长期对策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Abstract第46-47页
致谢第48-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山西省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隰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