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资源分布 | 第7页 |
·植物学特征 | 第7-8页 |
·化学成分 | 第8-10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8页 |
·皂苷类化合物 | 第8-9页 |
·挥发油 | 第9页 |
·甾体类化合物 | 第9页 |
·脂肪酸类化合物 | 第9页 |
·其他类成分 | 第9-10页 |
·主要药理作用 | 第10-11页 |
·止血作用 | 第10页 |
·抗菌作用 | 第10页 |
·抗炎及免疫作用 | 第10页 |
·抗辐射作用 | 第10-11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11页 |
·收缩子宫作用 | 第11页 |
·主要临床应用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风车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12-43页 |
·风车草化学成分结构鉴定 | 第12-36页 |
·化合物A 的结构分析 | 第12-15页 |
·化合物B 的结构分析 | 第15-17页 |
·化合物C 的结构分析 | 第17-20页 |
·化合物D 的结构分析 | 第20-22页 |
·化合物G 的结构分析 | 第22-24页 |
·化合物H 的结构分析 | 第24-26页 |
·化合物I 的结构分析 | 第26-28页 |
·化合物J 的结构分析 | 第28-29页 |
·化合物K 的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化合物L 的结构分析 | 第30-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43页 |
·原料、仪器及层析条件 | 第36-37页 |
·风车草化学成分提取分离 | 第37-39页 |
·酸水解TLC 检验方法 | 第39-41页 |
·结构鉴定数据 | 第41-43页 |
第三章 风车草中醉鱼草苷Ⅳ的HPLC-ELSD 含量测定 | 第43-51页 |
·实验仪器、试剂和对照品 | 第43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43-48页 |
·ELSD 条件选择 | 第43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43-44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4-45页 |
·线性关系的考察 | 第45-46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46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46-47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47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47-48页 |
·提取条件的选择 | 第48-49页 |
·风车草中醉鱼草苷Ⅳ的含量测定 | 第49-51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9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9页 |
·含量测定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图 | 第55-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摘要 | 第84-87页 |
ABSTRACT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