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假设及意义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 第2章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13-20页 |
| ·养老机构的一般理论性分析 | 第13-16页 |
| ·养老机构的内涵 | 第13-14页 |
| ·养老机构的类型 | 第14-16页 |
| ·中国养老机构事业发展的现状 | 第16-20页 |
| ·养老机构的发展规模 | 第17-18页 |
| ·养老机构的建设水平 | 第18-20页 |
| 第3章 政府在养老机构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 第20-24页 |
| ·政府角色的概念分析 | 第20页 |
| ·政府角色的发展与演变 | 第20-21页 |
| ·政府角色的表现形式 | 第21页 |
| ·我国政府在养老机构市场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能表现 | 第21-24页 |
| ·政府在制度供给方面的责任及其表现 | 第21-22页 |
| ·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责任及表现 | 第22-23页 |
| ·政府在财政支持方面的责任及表现 | 第23-24页 |
| 第4章 城镇养老机构发展失衡现象的分析 | 第24-30页 |
| ·养老机构发展呈区域分布差异 | 第24-25页 |
| ·不同省际、区域之间的分布差异 | 第24页 |
| ·养老机构市场局部短缺和局部拥挤现象并存 | 第24-25页 |
| ·养老机构供求矛盾现象 | 第25-26页 |
| ·日益增长的机构养老需求相对于较低的养老院入住率之间 | 第25页 |
| ·较多的入住需要得不到满足和较高的空床率并存 | 第25-26页 |
| ·“短视”发展理念的普遍流行 | 第26-27页 |
| ·从养老机构的角度 | 第26页 |
| ·从政府的角度 | 第26-27页 |
| ·养老机构市场化与社会公益法则相背离 | 第27页 |
| ·养老机构市场的内部结构失调 | 第27-30页 |
| ·不同养老机构的功能定位混乱 | 第27-28页 |
| ·不同服务水平的养老机构数量结构不合理 | 第28-30页 |
| 第5章 从政府角度分析养老机构发展失衡的原因 | 第30-34页 |
| ·政府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清 | 第30页 |
| ·政府与养老机构关系不协调 | 第30-31页 |
| ·政府在法律方面的责任缺失 | 第31-32页 |
| ·机构发展理念的原因 | 第32页 |
| ·政府管理体制的原因 | 第32-34页 |
| 第6章 养老机构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4-38页 |
| ·加大保护扶持力度,转变政府投资方向 | 第34页 |
| ·完善法律建设、整合监管体系 | 第34-36页 |
| ·养老机构的法律调控 | 第34-35页 |
| ·整合监管体系 | 第35-36页 |
| ·引入专业工作理念和手法 | 第36页 |
|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 第36-37页 |
| ·加强民办养老机构的能力建设 | 第37-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注释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附录 | 第43-45页 |
| 后记 | 第45-46页 |
| 中文摘要 | 第46-48页 |
| ABSTRACT | 第48-50页 |